金本位jīn běn wèi用黄金做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1897年3月23日《时务报》:“其在金币国,则不堪金本位之多弊,而更改币制之论兴。” 金本位jīn běn wèiзолотóй станд я валюта金本位←→银本位jīn běn wèi ← → yín běn wèi金本位:以黄金做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银本位:以白银做本位贷币的贷币制度。 制度 制度制(度制;税~;公~;改~;民主集中~) 格 法(法式;法则)科(科制) 仪注 规模 法则,制度:轨(轨制) 铨选职官的一种制度:杂色 铨选授官的一种制度:集注 考选文武官吏的制度:科举 举选 调举 科甲 礼仪制度:礼制 仪制 古时的礼制:古礼 旧仪 汉族正统的皇家礼仪制度:汉官威仪 通常的礼制:常礼 彝仪 等级制度:九品中正 中正九品 可以作为规范来遵守的礼乐制度:夔龙礼乐 钱币的制度:钱法 用白银做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银本位 用黄金做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金本位 纸币的发行制度:钞法 钞引法 古代政府所行的酒类专卖制度:酒榷 固定的制度:彝准 经久不变的制度:不毁之制 通行的制度:达制 旧的制度:旧制 旧贯 旧制、旧例:掌故 旧日的行事制度:故事 好的制度:长制 经久不变的制度:不毁之制 有害的制度:弊制 制度统一:齐轨 (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 ☚ 制度 规章制度 ☛ 金本位Gold standard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制度。1792年货币法建立了复本位制。根据复本位制,美元的价值为24.75谷黄金,或371.25谷纯银,黄金和白银的比价为1比15。1834年,这种比价改为1比15.98,美元的价值降为23.22谷纯金。原来的货币法对白银估价过高,而现在对黄金估价过高,因此黄金以流通中消失。在上述两项货币法中,金银两种金属均属合法货币。内战期间,直至1879年1月1日以前,美国的货币以贬值的纸币为基础。这是1861年12月30日批准使用不兑换纸币,即绿背纸币,以及1873年2月12日停用白银作货币本位法两方面的结果,根据停用白银作货币本位法,只有黄金继续作为合法货币,也只有黄金作为流通货币价值的单位。1879年1月1日恢复硬币支付以后,所有货币均与黄金挂钩。1878年通过的布兰德—艾利森法和1890年通过的谢尔曼白银购买法使货币又恢复复本位制。根据这两项法律,美元含银量为412.5谷白银。根据1900年金本位法,货币又回复金本位制。1933年4月19日的总统行政命令禁止黄金出口,并在全国取销金本位制。1933年6月25日取销黄金本位两院共同决议,取销了公债和私债中的黄金条款,改用法定货币偿还债务,在这以前,即1933年3月10日,黄金出口被禁止,除非得到财政部特许; 1933年4月5日,囤积黄金和金库亦被禁止。最后,总统根据1934年1月30日黄金储备法的授权,把美元的价值定为59·06美分,置全国于所谓控制下的条金本位基础之上。1934年6月19日白银购买法规定在国家储备的白银和黄金的比例分别达到25%和75%以前可以购买白银。 金本位 金本位gold standard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从广义上包括“金币本位”(gold coin standard)、“金块本位”(gold bullion standard)和“金汇兑本位”(gold exchange standard)三种制度。但通常意义上仅指典型形式的金币本位制,即法律确定金铸币为本位货币,无限法偿。它的主要特点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黄金;黄金在国际上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金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这种相对稳定性,在国内表现为流通中的通货币值对金币不发生贬值现象,在国外则表现为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自由兑换)。金块本位下,金币停止铸造和流通,人们仍可自由购买储藏黄金,但银行券只能有限制地兑换黄金,如规定兑换的最低金额等。在金汇兑本位下,本国银行券则只是间接地与黄金挂钩,银行券在国内不能兑换黄金,只能按政府规定的汇率自由地兑换另一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国家的货币,在这种货币制度下该国的货币成为了他国货币的附庸。1816年英国首先实行金币本位制,19世纪中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主要国家均实行金币本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绝大多数国家相继放弃金币本位而改行金块本位或金汇兑本位。到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后,大多数国家都先后放弃金本位制,实行信用本位制度。 ☚ 银行承兑汇票 复本位 ☛ 00001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