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
红岩革命纪念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嘉陵江畔,包括红岩村13号、曾家岩50号、桂园、《新华日报》工农业部旧址等几个不相连接的纪念地。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作为中共代表团长驻重庆的公开办事处,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红岩村13号位于化龙桥附近。1939年由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自己动手修建。为一幢砖瓦竹木夹壁的3层楼房楼,底楼作接待用,二楼办公,三楼为机要室。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最初也住于此,并写下著名词章《沁园春·雪》。距13号楼不远,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红岩革命纪念馆陈列室。
曾家岩50号在上清寺附近。当时为南方局在重庆城内租用的办公处,是1幢2楼1底的砖木结构。1938年底到1947年初,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王若飞、吴玉章、邓颖超等常在此办公和住宿,人称周公馆,1945年8月,毛泽东在重庆期间,曾在这幢楼内接见中外各界人士,周恩来也常在这里接见中外记者,阐明中共的立场。1988年在楼前树立周恩来铜塑像1尊。
桂园在市中区中山四路,离曾家岩50号不远。抗日战争时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的公馆。桂园是一座小巧的2层楼房。楼下边的客厅是当时毛泽东、周恩来同蒋介石进行谈判和签署《双十协定》的地方。二楼是毛泽东、周恩来办公和休息的地方。现桂园内陈列着国共谈判期间各种照片及当时《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等。
《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位于民生路208号。原是川盐银行房,1040年8月租此处为《新华日报》营业部。在近6年时间里,周恩来、董必武等南方局领导曾在此举行过多次会议,会见过许多知名人士。其中曾家岩50号、红岩村13号为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在1961年3月,国务院将其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文物。
地址:渝中区红岩村52号 邮编:400043
电话:86-23-63301067 传真:86-23-6330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