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鸣坚白斋诗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鸣坚白斋诗存 鸣坚白斋诗存诗别集。十二卷。补遗一卷。沈汝瑾撰。1921年刻本。线装四册。吴昌硕封面题签作“鸣坚白斋诗集”。卷首收著者像、1917年吴昌硕《鸣坚白斋诗序》、沈焜《鸣坚白斋题辞》。卷尾收《钝居士生圹志》、《生圹志后》,1921年俞钟銮《跋鸣坚白斋诗刻》。诗集由作者自编,收清德宗光绪十年(1884)至1917年之诗约一千五百首左右。汝瑾临终遗言,请挚友吴昌硕为之点定诗集。诗集亦终由吴昌硕、朱砚涛和刘翰怡集资刻印问世。 ☚ 文道希先生遗诗 琴志楼编年诗集 ☛ 鸣坚白斋诗存诗别集。清沈汝瑾撰。十二卷,补遗一卷。汝瑾字公周,号石友,又号钝居士,江苏常熟人。此集共收古今体诗八百余首,按年编次,多反映现实之作,纪事诗或叙写民生疾苦,如《老农述灾象作此诗》等;或感愤朝廷腐败、兵荒连年、外患相加,如《闻莱阳宣城之乱感赋》、《闻倭陷台湾》等。亦有抨击时弊之诗,如《感事》数首、《和议》、《傀儡》等。唱和诗多与吴昌硕相赠答。其诗多发忧国忧民之感慨,愤世嫉俗之意流于言外。有民国十年(1921)刻本。 鸣坚白斋诗存十二卷。清沈汝瑾 (生卒年不详)撰。沈汝瑾字公周,号石友,江苏常熟人,与吴昌硕、俞钟銮同乡,相互论诗默契,有诗相唱和,遗稿也由二君点定付刊。据集前吴昌硕序说:“石友性行雅亮,自晦于诗,足迹不出吴越间,平时好砚石,乃以哦诗抱石,消磨岁月。”其诗境一生三变,少慕清逸,中趋真挚,晚遂举其悲愤之心,托于闲适之致,此诗集大抵以不平之精神,作无聊之感喟,是诚可为三叹。钟銮跋中,述其诗境之递进说:“石友尝言少,收束于半山后山,晚岁忧读离骚国风,变化精深而学成矣。”集中诗美不胜收,如:《隆裕太后挽辞》:“位为生民逊,心通上帝慈,早知迁土日,即是盖棺时,羽翼凭宗衮,乾坤失母仪,九颖凝泪血,谁可托孤儿”。又《咏欧战》七律句:“骄盈极处天阴罚,机巧穷时地陆沈,铁铸勋章酬战士,直将泥土视黄金。”悲伤战祸,均极沉痛。又 《书徐州二遗民集后》:“至今一开卷,身世乃无异,风雨犹飘摇,置身我何地。怀沙愦世,追求灵均,举片什以概全编”。从中可见其旨意虽不得、仅以诗人自寓。有光绪二十七年 (1902) 沈氏刊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