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刑徒墓砖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刑徒墓砖铭 【简介】: 东汉永元二年(90)九月二十日刻。汉刑徒墓砖,淸代末年就曾在洛阳出土。一九六四年在洛阳发掘五百二十二座刑徒墓,出土了八百二十余块刑徒墓砖,有日期者共二百二十九块,自东汉永元十五年(103)至延光四年(125)。此是淸代末年河南洛阳出土。砖质。隷书。三行,行六至八字不等,共二十一字。 【赏析】: 在这块残缺的砖上,用隷书写著:“永元二年九月廿日颍川武阳髠钳东门当死在此下”。简短的文字记录了不値一提的刑徒东门当的籍贯和死期,同时也刻下了东汉时期社会底层的人们寻常习用的手写体势。物换星移,自淸朝末年,人们开始将刑徒砖视作文物而广爲收集。二千年的历史时空距离,抹去了昔日冥物的陈秽,转而使它变爲士大夫手中的淸玩。 称其爲墓砖,理应归类于汉代砖文一宗,有趣的是,人们并没有这样去对待它,反而将其单列爲一类—“汉代刑徒砖”。严格说来,刑徒砖是墓誌的初级形态,最早的刑徒砖还可以追溯到秦朝。 东汉刑徒砖的文字,基本上是用草率的隷书刻写,从体势上看,有的写得紧密严整,有的写得恣肆纵横,此砖当属后者。正是由于手写草率的缘故,能从“川”、“武”、“髠”、“钳”、“在”、“此”等字见出隷书体在实用中典型的习惯性写法。刑徒砖上的文字不需要和汉碑一样认眞地书丹,仔细地刊刻,死者的低贱不値得如此。匆匆刻划的线条保存了刻划者用力的轻重疾涩,翻挑之笔轻且疾—外露,点画和竪画重且涩—含蓄;快速书写中的速度变化也记录下来了,儘管是刻划,实笔和虚锋的情状可以把握无遗。这些,恰恰是东汉碑刻隷书中因爲刻意的精细加工而难以捕捉的写意。 要说刑徒砖在书法史上的价値,除却爲汉代书迹增添了新的品类外,它还爲我们袒露了汉隷书写的门径,这是最値得我们称道的。如果不是刑徒砖文字在行文上的雷同和简约,我们可能发现更多足资今天借鑒和研究的价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