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私论三国魏嵇康著。讨论公与私的标准问题。认为“匿情”为私,“显情”为公,“论公私者,虽云志道存善,心无凶邪,无所怀而不匿者,不可谓无私;虽欲之伐善,情之违道,无所抱而不显者,不可谓无公”。为公之人即君子,“言无苟讳,而行无苟隐”,“心无所矜,而情无所系”,“体情神正,而是非允当”。他们的行为“不差于有度”,与儒家主张的“君子之行也度于礼”的名教思想尖锐对立。主张人的思想不应受礼义名教的限制,而应任其自然发展。由此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发展了道家自然无为的伦理思想,具有强烈的反儒倾向。收入《嵇康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