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高峰时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它以悲剧的形式描述了汉末建安年间发生在庐江府(今庐江县西南)的一对青年男女在婚姻问题上对封建家长制的抗争。斗争虽以叛逆者的牺牲而告终,但却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和封建家长制的专横残暴,歌颂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忠于爱情,宁死不屈的反抗封建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名《焦仲卿妻》,全诗长达353句,1765字,被誉为“长诗之圣”。
《孔雀东南飞》记述了一个家庭的婚姻悲剧: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娶民女刘兰芝为妻。兰芝聪明能干,勤劳朴实,夫妻两人情投意合,但刘兰芝却不为焦母所容,兰芝“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焦母指责兰芝“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硬逼迫儿子把妻子休掉。焦仲卿劝母不成,无奈只得暂把兰芝送归娘家,表示“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临别时两情依依,对天发誓,永不相负。不料,兰芝回娘家后,有太守为儿子来求婚,兰芝兄贪图财势逼迫兰芝改嫁。兰芝与仲卿见了最后一面,相约“黄泉下相见,生人作死别”。新婚前夕,刘兰芝毅然投水自尽。焦仲卿得知后也殉情自缢。全诗结尾,写两人合葬后,他们的精魂化为一对鸳鸯,相偎相依,永不分离。刘兰芝、焦仲卿的殉情而死,表示了对封建恶势力的最后抗争。《孔雀东南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它通过诗的形式,诗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刘兰芝不仅勤劳善良,而且性格倔强、宁死不屈。焦仲卿虽有软弱的一面,但对爱情忠诚专一,是非分明。作者对他们寄以无限的同情。焦母的专横暴虐,刘兄的势利刻薄也都跃然纸上。作者着墨虽不多,但对他们都作了深刻而形象的揭露。作者是把他们作为封建礼教和宗法势力的代表加以鞭笞的。这些人物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作者所要揭示的不仅是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而且通过这一悲剧揭露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婚姻自由的必胜信念,因此也就使这一悲剧具有深刻而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
《孔雀东南飞》语言生动活泼,结构完整紧凑,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达到很高的成就,二者高度统一和谐,使它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