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醉乡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醉乡记

醉乡记

孙钟龄作。今存崇祯刊本,收入《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卷首王克家序云:“吾友孙仁孺才未逢知,更谱《醉乡记》,以写情事”,“顾一经描写,勘尽世情”。此序作于崇祯庚午(三年,1630)。此剧以《醉乡》、《睡乡》二记作主,而纬以《送穷》、《乞巧》诸文及唐人小说,点缀而成。全本四十四出,出目用五字,前后两出,出目相对,如《虚赋赓司马》、《文朋仿退之》;《无公有好友》、《月姊作情司》等等,很别致。通过剧中乌有先生、无是公、焉小姐、白一丁、钱满袖、李白、韩愈、欧阳修、包待制等人一系列活动,非古非今,颠三倒四,离奇古怪,乌烟瘴气,从而抨击科举,嘲讽世态。祁彪佳《曲品》:“孙君聊出戏笔,以广《齐谐》。设为乌有生、无是公一般人,啼笑纸上,字字解颐。词极爽,而守韵亦严。”

☚ 东郭记   孝泉记 ☛

醉乡记

 昔余尝至一乡,辄颓然靡然,昏昏冥冥,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目为之眩,心为之荒惑,体为之败乱。问之人: “是何乡也?” 曰: “酣适之方,甘旨之尝,以徜以徉,是为醉乡。”
 呜呼!是为醉乡也欤?古之人不余欺也!吾尝闻夫刘伶、阮籍之徒矣。当是时,神州陆沉,中原鼎沸(11),而天下之人,放纵恣肆(12),淋漓颠倒(13),相率(14)入醉乡不已。而以吾所见,其间未尝有可乐者。或以为可以解忧云尔(15)。夫忧之可以解者,非真忧也。夫果有其忧焉,抑亦(16)必不解也。况醉乡实不能解其忧也,然则入醉乡者,皆无有忧也。
 呜呼! 自刘、阮以来,醉乡遍天下。醉乡有人,天下无人矣!昏昏然,冥冥然,颓堕委靡,入而不知出焉。其不入而迷者,岂无其人者欤?而荒惑败乱者率(17)指以为笑,则真醉乡之徒也已!

 

(《南山集》)


 注释 ①辄颓然靡然——就委靡不振。然:……的样子。②昏昏冥冥——糊里糊涂。③眩——眼花。④荒惑——荒忽、迷乱。⑤酣适之方——舒适畅快的地方。⑥甘旨之尝——有美酒佳肴可以尝到。甘旨:本指美好的食品。⑦以徜以徉——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以:连词。徜徉(chang yang):徘徊、盘旋。⑧不余欺——“不欺余’的倒装句。⑨刘伶,阮籍——都是曹魏人,生当乱世,为浇愁、避祸经常醉酒徉狂。这里借此任性纵酒之徒。⑩神州陆沉——中华大地沉陷,比喻国家陷入灾难。(11)中原鼎沸——国家局势动荡不安。中原:本指河南、河北一带,代指中国。鼎沸: 形容局势不安定,如鼎水沸腾。(12)放纵恣肆——任性而为,无所顾忌。(13)淋漓颠倒——酩酊大醉,神智不清的样子。淋漓:形容充盛、酣畅。颠倒:形容心神错乱。(14)相率——相互牵引。(15)云尔——语气词。有“据说如此”之意。(16)抑亦——却也。(17)率——常,都。
 赏析 文章一开头似乎是描写“我”进入醉乡之后醉酒的情形。通读全文,就会领悟到,作者笔下的“醉乡”就是清代社会的缩影;“我”的醉态是当时社会的病态。清初,统治者清除异端思想,泯灭反清意识,一方面以理学教条来束缚文人的思想,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贰心”、“狂悖”之士,使许多人赍志以殁,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戴名世在《与刘大山书》中就曾说: “仆古文多愤世嫉俗之作,不敢示人,恐以言语获罪。”在作者看来,当时的社会“辄颓然靡然,昏昏冥冥,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许多人在充满恐怖的时代气氛中“目为之眩,心为之荒惑,体为之败乱”,内心的愤懑只有问酒买醉,神智木然,才能“以徜以徉”。
 中国为什么会变成“醉乡”?他从“历史”上请来以饮酒名世的刘伶、阮籍,分析了他们纵酒放荡的原因: “当是时,神州陆沉,中原鼎沸,而天下之人,放纵恣肆,淋漓颠倒,相率入醉乡不已。”刘、阮等“竹林七贤”们对司马氏滥施杀戮的黑暗统治不满,进入“醉乡”。不言而喻,当今处处“醉乡”也是爱新觉罗氏一手造成的。所以,进入“醉乡” “非真忧也”,“皆无有忧也”。相反,真有忧,也不会进入“醉乡”,“况醉乡实不能解其忧也”。
 文章最后指出,如果进入“醉乡”的越多,有志之士就越少。那些“昏昏然,冥冥然,颓堕委靡,入而不知出”的人,自己“荒惑败乱”却讥笑不入“醉乡”的人,实在是“真醉乡之徒”——是丧失志节、醉生梦死的无耻之徒。
 全文虚写与实写结合,描写与议论结合。笔调灵活,意味深长。虚写醉乡,实写现实; 字字不离开醉乡,句句不离开现实。绵里藏针,针砭时弊。这就造成一种寓意深邃的含蓄之美。这种含蓄美的造成,第一段对“醉乡”的形象描绘起了“铺垫”作用。在这个基础上,第二、三段“指桑骂槐”,大发议论,却被“醉乡”掩饰起来。议论本身同样是虚虚实实: 虚议“醉乡”,实议现实。借用宋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 ( 《醉翁亭记》 )的话头正好可以概括这篇杂文的艺术风格及其思想意义。

醉乡记

戏曲。明孙钟龄撰。四十四出。钟龄有《东郭记》传奇已著录。此剧虚构乌有生、无是公一类人物,以喜剧形式抒发读书人心中悲愤。王克家序称:苏子瞻遇不鬯志,托《醉乡传》以寄牢骚;吾友孙仁孺,才未逢知,更谱《醉乡记》以写情事云。有明崇祯间刻本,《古本戏曲丛刊》据此本影印。

醉乡记

《醉乡记》

清戴名世撰。名世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奠基人,也是康熙间著名的文字狱案——《南山集》案的受害人。戴名世以《南山集》而致祸,他的作品中也的确不乏批判现实的深刻内容,《醉乡记》即是一篇以寓言形式写出的愤世之作。作者借刘伶、阮籍入醉乡事指出出现醉乡的原因是统治集团的昏昧造成的中原鼎沸,神州陆沉,并深刻揭示了醉乡并不能解人忧愤的道理。作者身处文网甚严的时代,所以寓言便成为他批判现实的一种重要方式。名世是主张言之有物的,他的文章也多以思想深刻而见称。《醉乡记》的文笔颇为犀利,文中并无一语触及时事,而对现实的激愤之情则溢于言表,可以称是清初寓言文体中的佳作。

☚ 促织后评   邻女说 ☛
000070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