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酉阳宣慰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酉阳宣慰司土司名。土司冉氏为土家族。辖境有土家、苗、汉等民族。元延祐元年 (1314年)置酉阳宣慰使司。明承元制。清顺治十五年 (1658年),土司冉奇镳内附,袭职。土司衙署设酉阳。辖石耶、邑梅、平茶、地坝四长官司,相当今酉阳、秀山两县全部及黔江县部分地区。上司冉广恒袭职后,雍正十二年 (1734年) 改土归流,以其地改设酉阳直隶州。平茶、邑梅、石耶、地坝四小土司延至乾隆元年 (1736年) 始改流。 酉阳宣慰司 酉阳宣慰司官署名。明代置。掌总酋阳少数民族地方军民政令。属四川都指挥使司。《明史·地理志四》:“酉阳宣慰司:〔元,酉阳州,属怀德府。明玉珍改沿边溪洞军宣慰司〕。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四月,仍置酉阳州,兼置酉阳宣慰司,州寻废。八年正月,改宣慰司为宣抚司,属四川都司。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改属重庆卫。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升为宣慰司。西北距重庆府490里。领长官司三:石耶洞长官司、邑梅洞长官司、麻免洞长官司。” ☚ 有司 右司 ☛ 酉阳宣慰司明、清四川土司(今土家族)。天启元年(1621),以“酉阳宣抚司”升置,以原宣抚使冉跃龙为宣慰使。冉氏世为土官。元末,其先祖冉如彪受封为四川酉阳军民宣慰使司(治今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宣慰使。明洪武五年(1372),土官冉如彪归附,遣弟冉如喜入朝,明以其辖地置酉阳州,授冉如彪为土知州。八年(1375),改州为宣抚司,复命其充宣抚使,每三年一入贡。二十七年(1394),冉兴邦袭职。景泰七年(1456),宣抚佥事冉廷璋帅土民从征五开、铜鼓起事苗民,受赏赉。天顺至成化间(1457—1487),宣抚使冉云随征苗人,进散官一阶。弘治七年(1494),宣抚使冉舜臣从征贵州苗民,进阶明威将军。正德八年(1513),宣抚使冉元贡献大木料。万历十七年(1589),宣抚使冉维屏因献大木,加从三品服。四十六年(1618),宣抚使冉跃龙奉命率酉阳土兵4千援辽东明军,次年,在浑河之役中,弟冉见龙、部下冉文焕及土兵1700人阵殁。天启元年,晋宣慰使。翌年,率所部土兵趋重庆,参与围困四川永宁反明土官※奢崇明。崇祯间(1628—1644),冉天麟袭职。清顺治十五年(1658),冉奇镳归附,仍授原职,颁给印信、号纸及敕书。雍正十二年(1734),宣慰使冉元龄因事被革职,追缴印信、号纸,并以其辖地设酉阳直隶州。原辖邑梅洞、平茶洞、石耶洞、地坝四长官司,亦皆于乾隆元年(1736)改土归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