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鄱阳湖区治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鄱阳湖区治涝 鄱阳湖区治涝湖区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之交的干流南岸。地势南高北低,四面环丘。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公里,湖盆总面积包括部分浅丘26283平方公里,湖区平原(按黄海高程20米计)面积约912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含河网)5200平方公里,天然湖泊3914平方公里,是长江第一大通江湖泊。湖区平原地面低平,普遍低于当地洪水位4~6米。据统计,湖区计有大小圩垸581座,全赖堤圩保护。堤线长2792公里,保护农田559万亩,人口566万,有县级以上市镇15座,经济较发达。湖区易涝面积337万亩,占全省易涝面积的48.7%,已经进行治涝的面积有276万亩,其中达不到5年一遇标准的有121万亩。鄱阳湖水系主汛期为4~6月,约占全年降雨量45~50%,且常出现暴雨,是长江流域雨季汛期出现最早的地区。整个汛期4~9月全圩区基本上不能自排,一般仅在10月至次年3月枯水期才能自排,渍涝灾害影响了农业生产和血吸虫病的防治。治涝基本原则是:1.充分发挥现有自排及抽排潜力。2.深挖沟渠,降低地下水位。3.兴建撇洪沟,实现高水高排。4.预留10~15%的内湖水面率,以蓄纳圩区内10万~15万立方米每平方公里的涝水。治涝标准分为重点、重要和一般圩,采用10年一遇或5年一遇3日暴雨3日排至作物耐淹水深。 ☚ 西凉湖区治涝 饶河下游地区治涝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