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都掌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都掌蛮古族名。明时活动于四川南部叙州府(今叙永、兴文、珙县、筠连、高县)一带。首领称阿大、阿二。贵铜鼓,有椎、凿齿等风俗。景泰元年(1450),以官吏“每年公差下砦征粮害我,我当出报”为口号而掀起武装起义。万历元年(1573)明军前往镇压时, 缴获铜鼓九十三面,据被俘首领阿大称:“蛮人得上鼓二、三面,便可雄视一方。”首领击鼓高山,其众闻声而至,椎牛飨之而后行动,若战胜,再椎牛祭鼓。被明朝镇压后,不知去向。当为古僚人后裔、今仡佬族先民。 都掌蛮古族名。又作大坝都掌、山都掌。其族称始见于元代。属古夜郎国少数民族之后裔。分布在四川行省之戎州(包括今四川兴文、珙县、高县、筠连、长宁、江安、纳溪等地)。分为19个族系。贵铜鼓。首领击铜鼓于高山,其众闻声而至。有椎髻、凿齿等风俗,善飞枪,联松枝为盾牌以自蔽。元至元十三年(1276),以昝顺为蛮夷部宣抚,诏谕首领得赖、阿当归附,授以千户。十四年,与罗计、豕鹅诸部举兵反元,后受招谕归降。泸州西南番蛮王阿永及筠连、腾串等处诸部亦来附。十五年,又命西川行枢密院昝顺招诱都掌蛮夷及其属百余人内附,以其长阿永为西南番蛮安抚使,得兰纽为都掌蛮安抚使,赐虎符。十七年(1280),得兰纽入觐,授大坝都总管。二十年,又举兵反元,后得兰纽等10余人俱被俘斩。二十二年,与蚁子、乌蒙诸蛮等降。其地改为戎州。明永乐、隆庆、万历时期,时有反叛。万历元年(1573),明军镇压该族起义,俘其首领,获铜鼓90余面。嗣后不见记载。其多与今彝、苗、布依等民族融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