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都市-卫星链学说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Frank,Andre Gunder,1929— )提出的学说。弗兰克强烈地反对那种认为特定地区之所以不发达是由于它孤立于世界或国家经济重心之外的论点。在他看来,特定地区之所以处于贫困状况,并不是由于西方技术、资本、价值观念未能扩散到这些地区,相反,却是源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内所实际存在的依附关系。他提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空间分布图景,即任何空间系统都是由一个居于支配地位的“都市”和居于被支配地位的“卫星”所组成,都市与卫星之间联结为“都市-卫星链”。这种都市-卫星链的规模可以分别是世界级、大洲级、国家级、大区级、省级、地方级等等。在这样一系列都市-卫星链之内,每一个都市都拥有其对卫星的垄断权。都市对卫星的垄断结构会带来两种后果。首先会导致对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和都市-卫星链中现有资源的滥用和错用;其次,作为滥用的一部分,还会导致大部分甚至所有的、超出卫星区域的经济剩余。这些经济剩余会被当地的或区域的、国家的、国际的都市所剥夺和占用。而经济剩余从卫星区向都市区的转移又具有双重效应,即它既会阻碍卫星区的成长,又会加速都市区的发展。所以在弗兰克看来,发达与不发达不过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即都市区的成长往往会以牺牲卫星区为代价,几乎在所有的都市-卫星链上都存在着收入差距扩大的“极化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