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郡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郡君 郡君妇人封号名。《新唐书·百官志一》: “内命妇,一品母为正四品郡君,二品母为从四品郡君。……四品母、妻为郡君。” ☚ 郡王 郡公 ☛ 郡君 郡君古代命妇封号之一。其称始于汉武帝封平原君。北魏、北齐、北周亦见,多封皇后之母,高官之母、妻或郡公之妻,间或有封宫婢者。北周武帝保定二年(562年)定柱国以下,帅都督以上母妻,授太夫人、夫人、郡君、县君。隋唐定封四品官员之妻,其母为郡太君。不因夫、子得封者,称某品郡县。宋朝沿置,封官员之妻,位在郡夫人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罢。金置,封郡侯母、妻。元、明沿置,封皇室妇女。清朝为格格封授之第三等。贝勒嫡长女及亲王侧福晋之女得受此封。 ☚ 县主 县君 ☛ 郡君 郡君妇女的封号。汉武帝尊王太后母臧儿为郡君,是封郡君之始。唐代四品官之妻封郡君,母封郡太君。宋徽宗改为命妇封号,改郡君为淑人、硕人、令人、恭人四等。明代皇室之女仍称郡君,清代贝勒之女及亲王侧福晋之女称郡君。 ☚ 县主 县君 ☛ 郡君清代宗室亲王侧福晋和贝勒正夫人所生之女的封号。格格封号中第三等。初制,亲王、贝勒之女,无论嫡生庶出,均分封为郡主、郡君。康熙四十五年(1706)题准,庶出者同与嫡女一例授封,实为过优,改为亲王庶女降二等以封为郡君,贝勒嫡女仍旧封为郡君,贝勒侧室所出之女则以降二等封之。亲王庶女、贝勒嫡女临婚时,宗人府移咨礼部奏请,奉旨后俱以封为郡君,属册封之一,品级与贝子夫人同等。身属“近支”者,无论居京、居于牧区,均有年俸之给;“远支”者无此。参见“和硕格格”(1449页)、“多罗格格”(851页)。 郡君jùn jūn命妇封号名,始于西汉。汉武帝封王太后母臧儿为平原君。平原为汉朝郡名,故称郡君。《汉书·外戚传·孝景王皇后》:"武帝即位,(王皇后)为太后,尊太后母臧儿为平原君。"其后,北魏、北齐、北周多用来封皇后母或高官母、妻,非定制。唐为定制,《旧唐书·职官二·司勋郎中》:"凡外命妇之制......三品以上母妻为郡夫人,四品母妻为郡君......若内命妇,一品之母,为正四品郡君;二品之母,为从四品郡君;三品四品之母,并为正五品县君。"宋封三司使、常侍、中丞、侍郎、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给事中、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卿、监、祭酒、詹事、诸王傅、大将军、都督、观察使、团练使等之妻为郡君。宋、元以后唯宗室女可得为郡君。清朝贝勒之女多罗格格和亲王侧福晋所生之女称郡君。 郡君妇女的封号。汉武帝的王太后母臧儿,受封为平原君,为封郡君之始。唐代四品官之母或妻为郡君。宋元以后只有宗室女为郡君。 郡君外命妇名。北周始置,《周书·武帝纪》记“保定二年(公元562年)正月闰月己丑,诏柱国以下,帅都督以上母、妻,授以太夫人、夫人、郡君、县君各有差。”唐制以四品母、妻为郡君,若勋官二品有封,亦同四品。中宗时,凡妇人年八十以上者,版授郡君、县君、乡君诸称。宋徽宗废郡君县君诸称,改为淑人、硕人、令人、恭人等号。金制,四品文散官少中大夫、武散官怀远大将军以上母妻封县君。承安二年(公元1197年)改为郡君。元制四品官母妻封郡君。明代惟宗室女封郡君。清代亦惟贝勒女多罗格格及亲王侧福晋所生女称郡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