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郑燮行草书怀素自叙帖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郑燮行草书怀素自叙帖轴 郑燮行草书怀素自叙帖轴清。纸本。纵106厘米,横63.5厘米。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郑燮(康熙三十二年—乾隆三十年,即公元1693—1766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乾隆元年(即公元1736年)进士,历任山东范县、潍县等县县令。乾隆十八年(即公元1753年)以办理赈济得罪豪绅而罢官,晚年客居扬州卖画。工诗文,其诗词小品及家书清新可诵,流传尤广。其描写民间疾苦之作《悍吏》、《孤儿行》及家书《道情》,均真挚坦率。擅画兰竹,体貌疏朗,风格劲峭,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借以寄托其倔强的个性。与李、高凤翰等有“扬州八怪”之称。书学黄庭坚,得其奇侧之势,对汉魏诸家及古碑断碣无不临习,以后在谙于八法、诸体皆能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变法,以隶入行楷,同时参以草篆,称其体为“六分半书”,其笔致瘦硬,结体开张而又不失法度,形成意态清新活泼的一种书体,世称:“乱石铺街”。清阮元《广陵诗事》云:“少为楷法极工,自谓世人好奇,因以正书杂篆隶,又间以画法,故波磔之中,往往有石文兰叶。”清蒋宝龄《墨林今话》云:“板桥书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极瘦硬之致,亦间以画法行之。”近人马宗霍《霋岳楼笔谈》云:“板桥以分书入山谷体,故摇波驻节,非常音所能纬。”著有《板桥集》。《清史稿》卷五○四有传。此草书《怀素自叙帖》:“颜刑部书家者流,精极笔法,水镜之辨,许在末行。又以尚书司勋郎卢象、小宗伯张正言曾为歌诗,故叙之曰:开士怀素,僧中之英,气概通踈,性灵豁达;精心草圣,积有岁时,江岭之间,其名大著。故吏部侍郎韦公陟睹其笔力勗,以有成。今礼部侍郎张公谓赏其不羁,引以游处。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赞之,动盈卷轴。夫草稿之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瑷始以妙闻。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模楷精详,特为真正。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法。”下款署“板桥道人郑燮”。草书别出心裁,将郑板桥的个人风采表现得淋漓尽致。 ☚ 金农隶书轴 翁方纲行楷书斜街行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