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1933—祖籍河北,生于山东。 旅美诗人。现任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中文系教授。著有诗集《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等。 原名:郑文滔 郑愁予宇宙的游子——郑愁予——海外作家掠影之四 海外诗人郑愁予 | 彦 火 绿 原 | 特区文学1984年2期 读书1984年7期 |
郑愁予 郑愁予1933—诗人。原名文韬。河北宁河人,生于山东济南。1949年到台湾。台湾中兴大学法商学院毕业。1968年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从事研究,获该校创作班硕士学位,后任美国耶鲁大学东亚语文系教授。1951年开始发表新诗,为台湾“现代派”重要诗人。他的诗充满浪子意识,被称为“浪子诗人”,意象简约,飘逸幻美,具有婉约派的神韵气质。主要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长歌》《燕人行》《雪的可能》等。有《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选》。 ☚ 郑清文 辛郁 ☛ 郑愁予 郑愁予1933~当代诗人。本名郑文韬。生于山东济南。小学毕业后就渎于北平崇德中学。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后考上台湾中兴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在基隆港务局工作。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研究文学,获硕士学位。现任耶鲁大学东亚语文系高级讲师。在大陆上学时期即开始写诗。1949年春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草鞋与筏子》。到台湾后出版的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赴美后又在台湾出版了《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燕人街》、《雪的可能》。其中《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如雾起时》等诗,为台湾青年诗歌爱好者所着迷。他的作品既豪放旷达,又情意绵绵,兼有传统词曲的优美和现代文学的新颖。70到80年代沉思十年,此后重新起步,其诗更富有人生的思索。 ☚ 邵燕祥 从维熙 ☛ 000064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