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郑堂读书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郑堂读书记

 《郑堂读书记》是我国清代一部重要的解题书目。清周中孚撰,中孚号郑堂,故名。书约成于道光初年,中孚殁后,书稿佚出,初归朱椒堂,继属洪鹭汀,最后为刘承幹所得,仅存71卷。刘氏借王雪岑之抄本校订,于1921年刊于吴兴嘉业堂,1937年商务印书馆据此本排印出版《万有文库》本。此后,该馆又据《慈云楼藏书志》残本,辑出佚文30卷,作为补遗,排印出版《国学基本丛书》本,1940年又出30卷铅印本;1959年,该馆再出排印本,不仅收入《补遗》,而且编有《索引》,查检较为方便,为目前通行之本。
 周中孚(1768-1831),字信之,号郑堂,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清代著名目录学家。清嘉庆元年(1796)选拔贡生曾任教谕,此后20多年屡应乡试不中,道光元年(1821)方举副贡,从此绝意仕途。中孚青年时读《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为治学之途径,因潜心目录之学,遍求诸史艺文志,博考自汉迄唐存佚各书,道光初年客居上海,代藏书家李筠嘉编定《慈云楼藏书志》,书成之后,别录副本为《郑堂读书记》。中孚一生著述甚富。除《读书记》外,还著有《孝经集解》、《逸周书注》、《补正顾职方年谱》、《子书考》、《金石识小录》、《郑堂札记》等,可惜,除《郑堂札记》外,余皆散佚。
 该书全书71卷,补遗30卷,约100万字。收书4000余种。分类基本与《四库全书总目》同,设经史子集四部,惟部下细类顺序不同于《四库全书总目》,集部也仅存别集2卷,余类皆无。计经部9类,依次为孝经、五经总义、礼、乐、诗、书、春秋、四书、小学;史部17类,依次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抄、载记、时令、职官、政事、政书、律书、目录、史评;子部14类,依次为儒、兵、法、农、医、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集部仅别集1类,余皆佚。
 该书著录格式亦仿《四库全书总目》,每书著录书名、卷数并加注版本,之后撰有提要,其内容大略包括作者简介(时代、字号、爵里、官秩、事迹等)、见于何种书目、考定篇卷缺佚、概述古书流传演变过程、考订古书真伪、介绍书之内容和编排体例、品评其得失、优劣,最后列出各种版本。如卷19史部、杂史类《战国策去毒》一书下记“二卷三鱼堂刊本。国朝陆陇其编。陇其,字稼书,平湖人。唐熙庚戌进士,官至御史,赠内阁学士,谥清献。《四库全书》存目。稼书以《战国策》一书,大抵皆纵横家言,其文章之奇,足以悦人耳目,而其机变之巧,足以坏人心术。惧其毒之中于人也,故取今文士所共读者四十一章,指示其得失,庶几不中其毒也。其编次一以《通鉴编年》为次,因纂《编年》一篇,《东西二周考》一篇列于前。前又载曾子固序及目录、自记。在《国策》选本中,此为精选第一尔”。又如卷48子部·艺术类《书品》一书下记“一卷《汉魏丛书》本。梁庾坚吾撰。坚吾字子慎,新野人。起家晋安王国常侍,元帝时官至度支尚书。《四库全书》著录。新、旧《唐志》、《崇文目 ·小学类》、《书录解题》、《通志·小学类》、《宋志·小学类》俱载之。惟陈氏作七卷,聚珍版本误也。《宋志》下有‘论’字,亦误衍一字也。子慎自少至长,留心书法,求诸故迹,或有浅深,因本《汉书·古今人表》之例,取善草隶者128人,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之中,又分为上中下,复为略论9篇,冠以总序。所载自汉迄梁之人,子慎梁代相去不远,近者同时,宜其评论之精核也。后张怀瓘《书断》又分神、妙、能三品,不过稍加损益,附以近世者耳。《说郛》、《宝砚堂秘籍》、《砚北偶抄》均收入之。”
 该书是作者“为四库之补”而作。所收之书,有与《四库全书总目》重复者,也有四库未收或以后新出者,可作为补充《四库全书总目》之续编。其主要特点也正表现在一个“补”字上。
 首先,该书补充了一批四库未收或以后新出之书。前者如《庚申纪事》、《天水冰山录》、《奉天录》等,后者如《诗古微》、《戴东原集》、《经韵楼集》等。
 其次,该书补入了《四库全书总目》未注之版本。《总目》旧例,书名篇卷之下仅注书本来源而不注版本。如《补记集说》160卷下注“两江总督采进本”,《古今姓氏书辨证》40卷下注“《永乐大典》本”(即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之本),而该书这两部书则分别记“《通志堂经解》本”和“教孔堂刊本”。
 第3,该书补充校正了《四库全书总目》之提要内容。如卷22史部·传记类《郑端简公年谱》提要云:“《四库全书》无‘公’字”,又据书末之隆庆己巳冯皋谟后序考证得出此书“编次者为景山(钱景山),而论定者为叔初(郑叔初)也”的结论。对该书内容的介绍也详于《总目》。《郑记》该书提要324字,而《总目》仅146字,其补充、订正者显而易见。
 该书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在于提要内容的精当方面,对著作价值的分析、流传演变过程的叙述和古书真伪的考订颇多见地。
 首先,该书对所收每部书的得失及其价值均有精辟的分析。如卷4经部·礼类对《仪礼释官》9卷的评价云:“大要取注疏之书,究其得失,略者补之,疑者正之。剖决昭晰,考征精详。洵治《仪礼》者所不可少之书。而订伪补缺,尤有功于注疏不浅云。”
 其次,该书提要对各书流传演变过程也一一详述。如卷8经部·诗类《毛诗注疏》40卷下云:“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汉志》于《毛诗》29卷下载《毛诗诂训传》30卷,此专指毛传无经文之本也。自郑氏作笺,始并经文及传为一书。经与释文及《隋志》俱作20卷,盖已非毛传之旧第矣。新、旧《唐志》既载《毛苌传》10卷,又载郑玄笺《毛诗诂训》20卷,此又分传、笺为二之本也。《崇文目》、《读书志》、《书录解题》、《通考》、《宋志》俱同。二《唐志》又别载孔颖达等正义40卷,《崇文目》、《读书志》、《解题》、《通考》、《宋志》亦俱同。然二《唐志》、《崇文目》所载之本系只标经注起讫之本,至宋代始并经文及注为一本,故自晁氏以下所载之本,既今本所从出也。”读后使人对该书流传演变过程一目了然。
 第3,该书对古书真伪的鉴定亦十分精详。如卷41子部·医家类《难经真本说约》一书下云:“旧题晋王叔和原辑,国朝沈德祖参说,实即明李敬伪托之本也。叔和但有编次《伤寒》、《金匮》二书流传于世,而无《难经》辑本,故元滑伯仁作《难经本义》,前有引用诸家姓名,于叔和名下只云著《脉经》。王修以成化己丑李氏手录之本,遽信以为真,反谓越人原本历唐宋来,虽注有十七家,不过随文敷衍,头绪舛错。而丁君履中得李敬手录本为真叔和明眼辑之,一线穿成,有目共见。第所辑阐述,不无可商,承丁君之意,稍参一二云云。是王修直为校人所欺矣。”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郑堂读书记》是我国清代出现的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目录学著作,其书体例仿《四库总目提要》,评论书籍,不斤斤于版本字句间,必畅言著述之得失与书之本身价值,考订古书之真伪,尤多邃密之论。”(李笠《三订国学用书撰要》)因而在目录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今天古籍整理研究工作者提供了方便。
郑堂读书记

郑堂读书记

提要目录。七十一卷,补逸三十卷。清周中孚撰。周中孚(1768—1831),字信之,号郑堂。湖州府乌程(今浙江省吴兴)人。嘉庆元年选为贡生,嘉庆中入杭州诂经精舍研习经史,并参加修纂《经籍纂诂》。后屡应乡试不中,便无仕进之意。他博览群书,考诸史艺文、经籍志,并将所读之书一一撰写提要。仕至奉化县教谕。他的著作有《子书考》、《郑堂札记》、《孝经集解》、《逸周书补正》、《顾职方年谱》、《金石识小录》等。
《郑堂读书记》与一般目录书不同,它是一部将读书笔记积累编撰而成的目录书,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收书范围,既收《四库提要》已收的书,也收《四库提要》未收的书,共著录典籍四千七百六十二种。在分类方面,大致仿《四库提要》的分类方法,分四部四十一子类。其中经部十类,史部十六类,子部十四类,集部一类。在具体分类上,刘承干曾指出,该书“经部首《孝经》,次《五经》,继而三《礼》,而《乐》,而《诗》、《书》、《春秋》,而不及《易》。小学部只音均(韵——编者注)而无它二家。经列《乐书》,子列天算,而杂家中复有《乐书》及《乐律全书》”(《郑堂读书记·跋》)。该书较高的学术性,主要表现在其提要的考辨精核。作为长期读书、研究心得的积累,该书对所收的每一种书的内容及其学术价值,都予以详细考辨、精当的评论。例如,对王引之的《经义述闻》,是这样评论的:“然其为书,有《九经》古义之精核而更加详明,有《经义杂记》之详明而更加精核。当与《潜研堂文集》、《答问》数卷方轨并驾,未知其孰先孰后矣。”(《郑堂读书记》卷二)该书的许多评论可以作为读书的门径、学术研究的参考。此外,对图书中史实的出入、文辞的优劣等等都予以辨析,为后学者留下了许多可资参考的材料。这种提要的编写在清代是难能可贵的。藏书家刘承干指出,清代不少目录学家,“其所龈龈者,年代先后、版式高卑、行字宽狭疏密,考之极其精,辨之极其确,而于书中之精义秘文,与得失利病,则漫不訾省,以是翘然自鸣曰目录家”(《郑堂读书记·跋》)。而《郑堂读书记》却能注重考辨图书内容,这正是该书自问世以后一直受学人重视的原因所在。
由于《郑堂读书记》对图书考辨精核,加上它比《四库提要》晚出约五十年,收录了很多《四库提要》未收的图书,因而“一定程度上起了《四库全书总目》续编的作用”(来新夏《古典目录学》,中华书局1991年版)。
有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1940年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1959年商务印书馆本。

☚ 校雠通义   爱日精庐藏书志 ☛
郑堂读书记

郑堂读书记附补逸

(清)郑中孚撰。71卷,补遗30卷。作者曾为上海李筠嘉编《慈云鼓楼藏书志》,书成后别录成此书。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体例,分经、史、子、集四部,正、补共收书4000余种。每书著录提要,包括作者名号、爵里、内容、版本,并略加评语。有《四库全书》续编之誉。有商务印书馆1959年铅印本,32开,3册。共2144页。

☚ 日本访书志   涵芬楼烬余书录 ☛

郑堂读书记

七十一卷。清周中孚撰。周中孚(1767—1831),字信之,别号郑堂,浙江乌程 (今吴兴)人。少即好学,遍求诸史艺文志,致力目录校勘,尤重汉唐存佚考证。嘉庆元年(1796)被选为贡生,后屡试不第。客居上海时为李筠嘉编《慈云楼藏书考》,书成别录副本,即是此记,系分类搜辑所阅诸书的解题目录。类目设置仿照《四库》,卷一至十四经部、卷十五至三十五史部、卷三十六至六十九子部、卷七十、七十一集部。每书下注明版本,记作者名号,撰写提要,间作评论,对所考古籍真伪多有发现,有《四库全书总目》续编之誉。商务印书馆重印时,从《慈云楼藏书志》残本辑出佚文三十卷为补遗,收录四千余种。有民国十年(1921)刘氏嘉业堂刊《吴兴丛书》本、万有文库(第二辑)本、《国学基本丛书》(第二辑)本、1959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