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邺侯书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書院部 > 歷代建制 > 鄴侯書院
鄴侯書院  yèhóushūyuàn

宋代爲紀念唐人李泌所建書院。位於湖南衡山烟霞峰。李泌曾築室南嶽衡山隱居讀書。原書院在福嚴寺“極高明”石刻下,名“端居室”,又稱“明道山房”。後李泌子李繁建書院於南嶽廟左,名南嶽書院。宋代移至集賢峰下,李泌曾封鄴侯,故改稱鄴侯書院。元、明兩代均經重修。現存建築,石牆筒瓦,僅一明間二次間,爲1922年所重建。門前石柱上有刻聯:“三萬軸書卷無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雲山不改,憑欄細認古烟霞。”

邺侯书院

邺侯书院

位于衡山烟霞峰,半山亭上方一公里处,为纪念唐代名相李泌的建筑。李泌曾封邺侯,故名。李泌(722—789),字长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肃宗灵武即位时,曾想任他为相,他不受,以宾客身份参予军务,因受幸臣嫉妒,于至德二年(757)至南岳衡山隐居。十年后奉召返京,德宗贞元三年(787)任宰相。他在南岳的隐居之所,原名“端居室”,位于福严寺后“极高明”石刻下。明代巡按李天麟在邺侯故居处建明道山房,并撰《明道山房记》:“辟地于邺侯故址之右,采山伐石,前为二楹,人为堂六楹,左右各翼小室。”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因扩建福严寺,明道山房废弃。清光绪十八年(1892),衡山知县李宗莲另择烟霞峰下平地重建邺侯书院,书院阶亭石柱刻联:“三万轴书卷无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典故出自韩愈诗:“邺侯家多书,架插三万轴。”

☚ 南台寺   铁佛寺、丹霞寺 ☛
邺侯书院

邺侯书院

原名南岳书院。在湖南衡山 (今南岳区)。唐贞元年间 (785—805),邺侯李泌 (722—789)之子蘩创建南岳书院于南岳庙左。宋乾道三年 (1167) 冬,朱熹、张栻曾访烟霞遗迹,并赋诗以吊。开禧 (1205—1207) 中重建,“仿四书院之制”,“掌教有官,育士有田”。宝庆年间 (1225—1227),运使张嗣可迁建于集贤峰下。湘潭钟如愚尝任山长并监南岳庙。时以李泌尝读书集贤峰,亦称邺侯书院。元至大元年(1308) 山长杨宗饬更新院舍。至顺元年(1330) 知县右扶允、山长何鼎扩建,然师生无以自给,弦诵之声几至废绝。至正三年 (1343) 天临路知事颜普等集资重建,作《邺侯书院记》 以纪其事。元末废。明万历中,李天麟、陈道淳、刘明简等建为明道山房 (清代有称明道书院者),俾“仰邺侯之风而躅诸贤之遗矩者,得有止归”。自作记阐其“穷宇极宙,惟性独尊” 之说。清乾隆九年(1744),知县贵德“始置” 义学于山房之下,名邺侯书院,祀李泌,拨观湘书院田租50石,“延师课读”其中。后田租增至200石。二十一年停止课读,田租拨归集贤书院,惟每年春秋,学官 “躬祀”邺侯于此,仍称邺侯书院。道光年间,为福严寺所并,改作莲花堂,今存石刻 “极高明” 三字,相传为李泌手书。光绪十八年(1892)李宗莲等仿庠序之制,重建于芙蓉峰前,仍复故额,亦称“邺侯读书堂”,现存建筑为1932年所建,宾凤阳撰有一联。1938年,郭沫若游此题诗一首。1980年整修,辟有邺侯事迹、衡阳书院陈列室,对游人开放。

☚ 汨罗书院   杜陵书院 ☛

邺侯书院

邺侯书院

位于衡山风景名胜区南岳镇延寿村南,居烟霞峰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清光绪 《湖南通志》载: “唐李泌隐居于此,名端居室。宋建书院。”李泌,字长源,京兆(治今陕西西安) 人,原籍辽东襄平 (今辽宁辽阳)。唐德宗时位至中书侍郎。泌卒后,封邺侯。其子李繁于南岳庙左建明道山房,后改为南岳书院。南宋宝庆年间移至集贤峰麓,名邺侯书院。胡安国、胡宏、朱熹、张栻等均曾在此讲学。历有兴废。清乾隆九年 (1744) 在现址筑义学,复称邺侯书院。现书院修于光绪十八年(1892)。1922年重建。占地面积180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石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琉璃瓦庑殿顶,前出廊。阶亭石柱上镌楹联: “三万轴书卷无存入室追思名宰相; 九千丈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 四周松柏环绕,山溪潺潺,十分清幽。附近有寿佛殿、紫竹林道观等景点。

☚ 穿岩诗林   铁佛寺 ☛
000148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