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工程建筑物river realignmentengineering construction整治木材流送河道所设置的工程建筑物。包括固定型治理工程建筑物、漂浮型诱导设施、闸坝工程、筏道和人工渠道等。 固定型治理工程建筑物 有石坝、木石笼坝、杩槎、排桩等多种结构形式。这些工程建筑物在山区单漂流送河川上应用较多,以石结构为主。凡河道中有大卵石或开采石料方便的河段采用干砌石结构,否则用浆砌石结构。只有河床地质条件差,不宜修筑石结构工程,且流速又较低的宽浅河段上,才采用木结构或木石结构。石结构工程有:❶非溢流石坝。为大水期工作的工程,其平面布置应尽量减少对水流过水断面的束缩,坝纵轴线与水流流向交角不宜超过20°。多设置在边滩、岔流和回水区上游处,用以封滩堵岔,也可用以护岸。 ❷溢流石坝。为中枯水位工作的工程。大水期则被淹没,流送原木可自由越过坝顶。设置在平枯水期木材搁浅、大水期木材畅通的边滩和岔流上游处。在大水和平枯水期木材都会搁浅的滩险上,则在高处修非溢流石坝,低处筑溢流石坝,这种两线封拦的方法,可减少大水期石坝对水流过水断面的束缩。溢流石坝纵轴线与水流流向的交角可稍增大,但不得超过30°。 ❸截流石坝。用于裁弯取直时截断原河道。结构与非溢流石坝相同。要求坝轴线与冲开的新河槽方向基本一致。 ❹丁坝。用于支水导流和护岸的工程,常布置成丁坝群。结构与非溢流坝相同。因坝身较短,坝轴线与水流流向交角允许达30°。 漂浮型诱导设施 漂浮型设施难于适应高速水流,因此在山区流送河川上应用较少。通常在到材期间借用流送原木连接成临时性简易漂子,洪水到来之前即行拆除。只有在诱导木材进绠、过坝或过桥孔且流速较低时,才采用原木螺栓结构、金属浮筒结构、钢筋混凝土或钢丝网水泥薄壁箱形结构的漂子。 闸坝工程 在人工放运木排的山区小河中,用以调节径流和调节水位的工程。因径流调节多采用日调节方式,故闸坝多属小型工程,闸坝间距1.5~5公里,坝高3~5米,库容0.5万~2万立方米。上游河段汇流量小,闸坝间距较小,在下游其间距可逐段延长。选择闸址需满足以下要求:❶闸址断面较窄,且为基岩,以减少工程量和保证工程安全; ❷库区河床宽阔,河底坡平缓,有较大库容; ❸闸下游应有大于100米的直线段以利出排; ❹有运输条件和施工场地,就地取材方便。工程类型有:浆砌石或混凝土闸坝、钢筋混凝土平板坝、浆砌石拱坝及木石笼结构的简易闸坝。闸门以叠梁式为主,门宽需大于排宽0.5~1.0米。 筏道 在人工放运木排的山区河川上,如果滩险经过疏炸后呈现水流漫散、槽道参差状态时,会磨损木排索具,导致散排,因此需修筑筏道束水导流,形成人工水路。高差大于3米的跌坎也可用筏道进行上下游衔接。筏道是低矮的顺水工程建筑物,只能在中水位和枯水位期使用。其上游端设集水墙,汇集河道水流入渠,墙上需设置可供调节水量用的闸门。根据石滩情况筏道可设单一纵坡或多个纵坡。为与下游水面衔接好,避免木排出筏道时潜水折损,筏道出口需设平台,平台顶面宜高出下游水面0.3米左右,以形成远驱水跃衔接。筏道多采用浆砌石或混凝土结构。 渠道 见木材流送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