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邵齐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邵齐焘(1718—1769)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小名开生,字荀慈,号叔山。邵 邵齐焘 邵齐焘1718—1769字荀慈,号叔宀,昭文(今江苏常熟)人。乾隆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后主讲常州龙城书院,黄景仁、洪亮吉曾从之受学。能诗、文,尤以骈文著名。与洪亮吉、孔广森、孙星衍、袁枚、刘星炜、吴锡麒、曾燠并称“骈文八大家”。有《玉芝堂文集、诗集》。 ☚ 卢文弨 纪昀 ☛ 邵齐焘 邵齐焘1718—1769字荀慈,号叔宀。昭文(江苏常熟)人。幼聪敏,受书能晓大义。高宗乾隆七年(1742)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编修。在词馆十年,两充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尝献《东巡赋》,为公卿所称赞,争欲致之门下。齐焘落落寡合,廷试不利,即罢归。乾隆三十年,高宗南巡,诏在籍词臣试阙下,以母老辞。主讲于常州龙城书院,洪亮吉、黄景仁皆尝从之学。齐焘工骈体文,欲矫陈维崧、吴绮、章藻功三家之失。亦工诗。其诗冲淡闲适,多借吟咏山水田园以摅写其恬淡情怀,如《游石梅山池》、《寄黄生信》、《赠雪林上人》等。也有一些七言歌行感慨豪宕,富于气势,如《宿迁道中望黄河用少陵〈渼陂行〉韵》:“我闻黄河之水天下奇,浩荡势欲无湖陂。浑流九曲走沙砾,急浪千叠翻琉璃。”好奖后学,一门兄弟五人,三人先后为翰林,在当时影响颇大。著有《玉芝堂集》九卷。《清史稿》卷四八五、《清史列传》卷七二有传。 ☚ 袁枚 袁机 ☛ 邵齐焘1718—1769字荀慈,号叔山,一作叔宀。江苏昭文(今江苏常熟县)人。清代文学家。“骈文三大家”之一。乾隆七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居词馆十年,年三十六即罢归。主讲于常州龙城书院。著有《玉芝堂诗文集》九卷。 邵齐焘 邵齐焘字叔宁,号荀慈。清乾隆七年(1742)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在翰林十年,后充京兆分校。年未40即罢官归乡,主讲毗陵书院。工骈文,有元朝之风。擅书法,章草入晋人室。著有《玉芝堂诗文集》9卷。 ☚ 赵继序 汪鼎 ☛ 邵齐焘1698~1767Shao Qitaopoet and literator of the Qing Dynasty. Works: A Collection of Jade Irises Hall,etc. 邵齐焘1718—1769清文学家。字荀慈, 号叔宀。江苏常熟人。乾隆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居词馆十年。罢归后,主讲常州龙城书院。工骈文,时谓其文有六朝风。兼善书法。有《玉芝堂诗文集》九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