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通信布局youdian tongxin bujudistribu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
邮电通信设施在地域和空间上的分布与配置,受国民经济客观规律和国家军事战略的双重制约,必须兼顾经济、政治和国防安全的利益。
邮电通信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防建设的重要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因此,世界各国在经济建设中,都很重视邮电通信的布局建设。邮电通信布局除必须遵循国民经济布局的一般原则外,还应体现以下特殊原则和特点:
❶有利于防御敌人破坏,保持邮电通信能力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生存和发展;
❷有利于迅速由平时转入战时轨道,各战略区基本能独立保障战争中邮电通信联络,并能互相支援;
❸有利于安全与发展相统一,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军事效果,使两者有机结合,统一发展;
❹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坚持以通信为中心,按照有重点、分层次和分步骤的要求,统一规划布局。首先保证大城市、开放城市和省会城市的通信建设。同时,也要协调发展其他地区的通信建设;
❺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邮电通信网的建设不仅需要有数量上的增加,而且更要有质量上的提高,尽量采用现代新技术、新设备,积极跟踪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进程,形成技术先进、多路由和多种通信手段综合运用的通信网;
❻正确处理沿海、边疆与内地的关系。既要重点加强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邮电通信建设,又要逐步改善内地、边海防邮电通信状况。
中国邮电通信事业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战争服务的思想指导下,不断加强邮电通信布局建设。到1990年底,全国邮路总长度已达500万km;邮电所5万多处,邮电职工达106万人;全国已有99.7%的乡(镇)、96.4%的行政村通了邮路;构成覆盖城乡的邮政通信网。同时,已同世界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邮,并在近30个城市中开办了国际特快传递业务。在电信方面,已经建成了明线、电缆、微波和短波以及卫星地面站等多种手段组成的电信通信网;有26个省、市、自治区的省会以上城市已实现了长途电话站自动拨号;为了扩大省通信容量和干线抗毁能力,重点进行了地下电缆线路建设,初步形成了干线电缆网的雏形;建设了连接华北、西北、东南沿海和大西南的明线干线,并在此基础上组织21个省、市、自治区建设了地方小三线通信线路和台站;在一些重要城市建设了通信干线郊外站和城市通信枢纽备用站;组建了中央一省一地(市)一县四级短波无线电通信网;少数边远地区改善了通信状况,大多数边海防区、乡、村、派出所或检查站可以通邮和通电话;按照战备要求,加强了内地邮电工业建设,改善了邮电工业布局。现在已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通达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的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通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