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领导艺术
邓小平的领导艺术,是指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及其领导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于领导实践活动的一切技巧和技艺的总称,是邓小平创造才能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表现。它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认为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的统一。他指出: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而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才能达到实事求是; 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
(2) 以史为镜,开辟未来。邓小平在1978年10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体现了他高超的领导艺术。他十分重视历史经验,而总结过去的目的在于开辟未来。例如,他十分注意我党历史上“左” 和右两方面的教训,用我党历史上曾经深受 “左” 的错误危害的史实告诫大家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 “左”。在国际事务中,他以史为鉴,运用开创未来的领导艺术,巧妙处理了中苏和中美关系。
(3) 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邓小平指出: 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他认为: 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特别是他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4) 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他指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高一些、更快一些。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即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这件事情一定要死扭住不放,一天也不能耽误。为了扭住生产力发展这个中心,邓小平还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提出了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是非标准,即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将各级领导干部的精力集中到发展生产力上来。
(5) 坚定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他认为,中国的对外政策,主要是两句话: 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另一句话是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在这个对外政策的原则基础上,我国将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建立并发展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主张用谈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他认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谁搞霸权,我们就反对谁。这个政策我们要坚持到底。”在处理国内事务中,他坚持我国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同时也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 坚持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同时又提出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处理港、澳、台问题上,他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构想,巧妙地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创造了解决同类问题的光辉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