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关于体制改革的理论
邓小平关于体制改革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 全面改革。他认为: “我们国家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我们之所以要进行全面改革,这是因为建国以后形成的高度集中统一的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僵化体制覆盖了各个领域,并且各种体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严重束缚了人的积极性,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要进行农村改革,而且要进行城市改革; 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
(2) 正确处理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他认为: “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成,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3) 他为我国改革确定的方针是: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所谓胆子要大,就是坚定不移地搞下去; 步子要稳,就是发现问题赶快改。
(4) 我国改革的战略。他认为,这场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因为中国有80%的人口在农村。改革的目的是要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推进城市改革。城市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为主,辅以科技、教育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城市改革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又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重点目标,全面推进,分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