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羊土精怪。《後漢書》張衡《思玄賦》:“經重陰乎寂寞兮,愍墳羊之潛深。”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怪 > 墳羊 墳羊 fényáng 亦作“羵羊”、“賁羊”。傳說中怪物名。其形如羊,居於地下。其說始見於先秦。《國語·魯語下》:“丘(孔丘)聞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水之怪曰龍、罔象;上之怪曰墳羊。”韋昭注:“墳羊,雌雄不成者。”一本作“羵羊”。《淮南子·氾淪訓》:“山出䲷陽,水生罔象,木生畢方,井生墳羊,人怪之;間見鮮而識物淺也。”高誘注:“墳羊,土之精也。魯季子穿井獲土缶,其中有羊是也。”晉·干寳《搜神記》卷十二:“季桓子穿井,獲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問之仲尼曰:‘吾穿井而獲狗,何耶?’仲尼曰:‘以丘所聞,羊也。丘聞之:木石之怪夔、蝄蜽,水中之怪龍、罔象,土中之怪曰賁羊。”唐·楊炯《遂州長江縣先聖孔子廟堂碑》:“季桓子羵羊之井,推木石之禎祥;陳惠公集隼之庭,驗變夷之貢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