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壁中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書籍部 > 類别 > 壁經1 > 壁中書 壁中書 bìzhōngshū 即壁經1。 壁中书 壁中书汉代发现的孔丘宅壁中的藏书。《汉书·艺文志》:“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 凡数 十篇,皆古文也。”。近人认为这些书是战国时的写本,至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丘八世孙孔鲋 (或谓鲋弟腾) 藏入壁中。这些书用当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书写,既与汉代通行的隶书不同,又与小篆有异,故汉代人误以为上古文字。《说文》所收“古文”,绝大部分根据壁中书。 ☚ 石鼓文 蝌蚪文 ☛ 壁中书 壁中书西汉时在孔府壁中发现的用战国古文书写的儒家经书,也称“孔壁古文”。《汉书·艺文志》载:“武帝末,鲁共王(汉景帝之子刘馀)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许慎《说文解字·叙》也说:“古文,孔子壁中书也。”汉时通行隶书,于是汉人把这批既非小篆又非隶书的文字称为古文。据近人考证,这些古文经是战国时人所书,可能是秦禁《诗》《书》时藏入孔宅壁中的。《说文解字》所录古文,大多采自壁中书。 ☚ 六国古文 石鼓文 ☛ 壁中书汉武帝时从孔子宅居壁中发现的书籍。《汉书·艺文志》: “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据考证,这些书是战国时人所写,大约在秦始皇二十四年下令禁诗书时藏入孔宅壁中。用的是在齐、楚、燕、赵、韩、魏六国通行的文字。字体既与汉代的隶书有别,又同小篆有异。孔壁古文主要保存在《说文解字》中。 壁中书 壁中书bizhongshu汉代从孔子旧宅墙壁中发现的藏书。《汉书·艺文志》记载:“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一般认为这些书可能是战国时的写本,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被孔子后代藏入壁中的。书中所用文字是当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它与汉代通行的隶书及秦代的小篆都不同,因此被汉代人误认为是上古文字。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时所收的“古文”,大多来自壁中书。 ☚ 石鼓文 籀文 ☛ 壁中书汉武帝时鲁恭王拆毁孔子旧宅在墙壁中发现的藏书。计有《尚书》、《礼记》、《论语》等数十篇。用战国时通行的文字书写,既不同于隶书,又与小篆有异,汉人以为是古文字。《说文解字》所收古文大都据此。 壁中书 壁中书汉武帝时,鲁恭王拆孔子旧宅,在夹墙中得古文《尚书》等数十篇,是为“壁中书”。书中字体都是古文,晋人称为蝌蚪文。《汉书·景十三王传》:“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 ☚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螳臂当车 ☛ 壁中书即“孔壁古文”。为“孔子壁中书”即“孔壁古文”的省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下清段玉裁注:“以上皆古文,以其出于壁中,故谓之‘壁中书’。”详“孔壁古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