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道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道袍 道袍也称道衣。明代士人和道士穿用的一种斜领大袖长衣。背有直缝,可单可夹,单制多用葛绸,夹制多用绒褐茧绸。尤其隆庆、万历以后,“自职官大僚而下,至于生员,俱戴四角方巾,服各色花素䌷纱绫缎道袍,其华而雅重者,冬用大绒茧绸,夏用细葛,庶民莫敢效也。”(姚廷遴《姚氏纪事编》)至于道士,明服制规定用青色,道官服红,在京之道官并得用金襕(衣摆襕边)。例见第二十九回。 ☚ 定粉 纱帽 ☛ 道袍dào páo道士穿的袍子,这里兼指僧人道士所穿的袍子:又有林之孝来回,“采访聘买得十个小尼姑、小道姑都有了,连新作的二十分~也有了。”(十七—十八·376)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僧服 > 道袍 道袍 dàopáo 即直裰。僧道之徒多服之。宋·徐度《卻埽編》上:“吕申公素喜釋氏之學,及爲相,務閒静,罕與士大夫接,惟能談禪者,多得從客。於是好進之徒,往往幅巾道袍,日遊禪寺,隨僧齋粥,談說理情。”清·孔尚任《桃花扇·先聲》:“副未氊巾道袍白鬚上。” 各种人的衣 各种人的衣王后所穿的画有雉羽的衣:褕 ☚ 上衣 军衣 ☛ 袍子 袍子袍(袍服;袍襕;衣袍;旗~;棉~;皮~,敞~) ☚ 袄子 内衣 ☛ 便衣 便衣私(薄污我~) 亵 便服 慢服 游服 轻服 散衣 便装 ☚ 各种用途的衣 舞衣 ☛ 道袍dàopáo❶僧道穿的袍服。以白色、灰色、褐色布帛制成,大襟宽袖,下长至膝,领、袖、襟、裾缘以黑边。女尼之袍亦称道袍。宋徐度《却扫编》卷上:“吕申公素喜释氏之学,及为相,务简静,罕与士大夫接,惟能谈禅者,多得从容。于是好进之徒,往往幅巾道袍,日游禅寺,随僧斋粥,谈说理情,觊以自售,时人谓之禅钻云。”元张养浩《沉醉东风·寄阅世道人侯和卿》:“披一领熬日月耐风霜道袍,系一条锁心猿拴意马环绦,穿一对圣僧鞋,带一顶温公帽。”《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四回:“白姑子……次早起来,净洗了面,细细的搽了粉,用靛花擦了头,绵胭脂擦了嘴,戴了一顶青纬罗瓢帽,穿了一件栗色春罗道袍。”清孔尚任《桃花扇·孤吟》:“副末毡巾道袍,扮老赞礼上。”周亮工《书影》卷六:“吕申公素喜释氏之学,及为相,务简静,罕与士大夫接;惟能谈禅者,多得从容。于是好进之徒,往往幅巾道袍,日游禅寺,随僧斋粥,谈说禅理,觊以自售。” 道袍 道袍朝鲜族传统男性服装。其长及脚面,袖子既宽又长,袖口有边沿,背面有垂幅遮住下摆。在旧社会,是士大夫和儒生的常服和礼服。后渐为朝鲜族男性的唯一礼服。 道袍dao pao【道教】Taoist robe 道袍(~子)〈名〉斜领大袖、四围镶边的长袍。僧道也多穿之,故名。也称直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