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道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道潜 道潜道潜 (生卒年不详) 字参寥子,本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县潜阳镇)人,神宗、徽宗时代的著名诗僧。有 《参寥子诗集》。 ☚ 题汤泉 东园 ☛ 道潜 道潜原名昙潜。字参寥,号参寥子。杭州於潜(今浙江临安)人。俗姓何,幼出家受戒。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苏轼守彭城,道潜往见之。哲宗元祐(1086—1094)间,住西湖智果院。赐号妙总禅师。绍圣(1094—1098)间,苏轼南迁,亦以诗得罪,反初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复祝发,师号如故。崇宁(1102—1106)末归老江湖,卒。有《参寥集》,诗名颇盛。苏轼尝称其“诗句清绝,可与林逋相上下”(《苏轼佚文汇编》卷二《与文与可》简,在《苏轼文集》内)。苏辙称其诗“无一点蔬笋气,其体制绝类储光羲,非近世诗僧所能也”(朱弁《续骫骳说》引,在涵芬楼铅印本《说郛》内)。陈师道谓道潜乃“士林之秀而诗苑之英”(《序》)。《郡斋读书志》赞“其言清丽,不类浮屠语”。《宋诗钞》引道潜论唐诗僧贯休、齐己“非用意于诗,工拙不足病,以是知所贵”之语论道潜,盖谓道潜之诗锤炼不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谓“其诗如《湖上二首》之类,颇嫌语少含蓄”。然全面衡量,仍不失为北宋一作者。《咸淳临安志》卷七○有传。 ☚ 王诜 黄庭坚 ☛ 道潜?—?俗姓何,名昙潜。字参寥,一说号参寥子。於潜(今浙江临安县)人。北宋诗僧。居杭州智果寺,苏轼知杭州,为之改名道潜。与苏轼、秦观交游,成为契友。哲宗绍圣初,苏轼因是“元祐党人”,以“讥刺先朝”罪名南迁,道潜亦受牵连,被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诏复祝发,崇宁末归老江湖,赐号妙总大师。著有《参寥子集》十二卷。 道潜 北宋诗僧。俗姓何,本名昙潜,苏轼为改今名。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於潜(今属浙江临安)人。自幼出家,于内外典无所不窥。能文章,尤喜为诗,为苏轼称赏,与苏轼、秦观诗相友善。元丰中,轼谪居黄州,遂千里往访,同游庐山。元祐中,轼知杭州,其居智果禅院,唱酬甚多。绍圣初,轼贬岭南,其作诗刺时而获罪,勒令还俗,统管衮州(今属山东)。建中靖国初年(1101),曾肇言其非罪,方受诏复还,仍削发为僧,归老江湖。其诗虽有判时之作,然多为写景咏物。诗风多样,同工异曲。著有《参寥文集》。 道潜【同义】总目录 道潜参寥子 道潜Dao Qianmonk poet of the Song Dynasty 道潜道潜尺牘 (北宋)高僧。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何氏,號參寥子。住杭州知果寺。宋哲宗(趙 煦) 朝( 1086——1099)賜號妙總大師。精通内外典籍,善詩文,工書法。為蘇軾、秦觀客,唱和往遠,形于翰墨。釋居簡《北 文集》曰:“參寥書,謹嚴而疏蕩,稱其為人。”著有《參寥子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