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方士与王朝政治
思想史著作。吕锡琛著。吕为中南大学教授。本书系统深入地探讨了道家、道教、方士与中国封建王朝上层政治的密切关系。“绪论”部分从宏观的角度切入,概括了道家政治理论和方土、道士神学思想及方术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社会政治的影响,从各种角度分析了其影响王朝政治的社会历史原因。然后,按朝代顺序分专题进行具体论述,展示了道家、方士在不同历史背景和不同人物身上所起的迥然相异的社会作用。从新的角度对一些历史疑案及学术误见 (如吕不韦的功罪及其与秦始皇斗争的实质、淮南王冤狱起因、谶纬的思想归属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作者对崇道这一发生在封建帝王身上的普遍倾向及其社会效应作了规律性总结,以期为今人提供历史经验教训和启示。湖南出版社1991年出版。作者还曾与黄明同合著 《王船山历史观与史论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作者写下篇——“王船山史论研究”,分3章: “治史的主要目的”、“论史的是非原则”、“鉴史的辩证方法”。从船山经世致用的治史目的入手,由此引出其政治、经济思想,继而论述其评价人物的标准,最后伸展至鉴史的辩证观点,前后层次分明,联系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