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道吾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道吾山

 

谭嗣同


 夕阳恋高树,薄暮入青峰。
 古寺云依鹤,空潭月照龙。
 尘消百尺瀑,心断一声钟。
 禅意渺何著?啾啾阶下蛩。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入于禅而又出于禅的咏禅诗。诗题作《道吾山》,点明了诗作所咏所感的地点。此山在诗人的家乡湖南浏阳县城之北约10里,东西走向,势如浏阳县城之屏风。山上有古寺、深潭与群峰。古寺处所幽雅,佛事颇盛。潭水颇深,号称老龙潭。群峰林立,状如莲花,号称七十二峰。
 首联“夕阳恋高树,薄暮入青峰”,是诗人西望之远景,也点明了全诗的时间背景。夕阳西下,将落而未落,仅有一树之高,似乎是依恋着树木山峰而不忍下落。但是,毕竟暮色是愈来愈浓了,曾几何时,已经日落西山,暮色与山色已经浑然一体。“恋”字写将落之残阳,以情写其动态。“入”字写残阳之落山,以动词写暮色。
 二联“古寺云依鹤,空潭月照龙”,是诗人所见之近景。古寺,上有闲云,下有仙鹤,闲云俯首伫足如依恋仙鹤而不去。旁有龙潭新月初照,宁谧深邃,略有神秘之感。
 三联“尘消百尺瀑,心断一声钟”,是诗人禅机触发之所感。夕阳西下,飞鸟投林,行人还家,万物思归,很容易引发人们天地有时而尽的惆怅之情,也很容易引发人们何处是归宿的遐想。闲云野鹤,初月深潭,古寺钟声,又很容易诱发人们超凡出世之想。置身于上述境地,诗人果然触发了禅机。他一时之间万念俱消,进入了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尘消百尺瀑”,比喻尘缘之念如同被百尺瀑布冲刷得干净净,荡然无存。“心断一声钟”,意即尘世之杂念已经被佛门的钟声所警醒,可以是实写,也可以是比喻。
 最后两句“禅意渺何著?啾啾阶下蛩”,自问自答,是诗人对于禅机的追求和走出禅机的所闻所感。“著”同“着”,是“着落”之意。“何著”,是在何处之意。“蛩”,指蟋蟀。诗人自以为万念俱消,触发了禅机,但是诗人又禁不住发问,那渺茫的禅意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好似迷途知返,诗人又回到了尘凡世界。如梦初醒,只听蟋蟀唧唧。
 这首诗的前六句的画面和意境是那么庄严和静穆,而结尾的画面是如此琐碎,轻巧。前后反差如此之大,诗人当有几分自我解嘲的意味。
 谭嗣同生于北京,长于北京,长期在南北各地从事政治活动,但从12岁起多次回到过原籍浏阳,这首诗当作于他21岁至30岁之间。
 谭嗣同短暂的一生学过儒、佛、也曾研究过基督教的经典,但他学儒只是取其积极用世精神,学佛是取其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的献身精神,研究基督教也只是取其众生平等的精神。他始终是社会改革的志士,不曾笃信过任何一种宗教,这首诗也可以当做谭嗣同思想历程中的一个例证。
道吾山

道吾山

属连云山。位于浏阳市北郊。明崇祯《长沙府志》:“道吾山列七十二峰,东连宝盖,西接洞阳,又名莲花峰。”东北~西南走向。主峰五老峰,海拔786.4米,可望“岳麓暮云垂”。山体主要由冷家溪群千枚状板岩构成。昔有道吾二十四景,是“雄镇古潭州”的著名佛教胜地。上有白龙泉、雷劈石、龙卷田、虎爬丘、挂水剑等名胜。1958年建道吾山水库,建成浏阳第一座水电站。五老峰上,现建成电视差转台。盘山公路直达山顶。

☚ 福寿山   衡山山脉 ☛
道吾山

道吾山

浏阳县城北集里乡境内有道吾山,为一著名风景胜地。山势峻峭,奇峰多姿,沿途古松引道,满山青翠葱茏。清代韩燝《道吾山记》载,道吾之名由唐代宗智禅师而名。师至此山,未及山顶,巨石挡道,师跌坐于石旁,有一白衣人飘然而至,自称是山中娑伽龙,对师说:“师为开山祖,待师久矣。”师说: “吾志惟此道成吾矣。”说完,雷鸣电闪,石裂道开。宗智用山间茅草,建“道吾寺”于山腰,在此讲经说法,该山便因寺名道吾山。后娑伽龙为唐帝治病,对帝说: “巨潭州道吾山娑伽龙也。”帝病愈后,封娑伽龙为 “白衣龙王”,敕令于道吾山上建“护国兴华大禅寺” 和龙王庙,规模宏大,朝拜者络绎不绝。后几经衰败,几经修复。如今寺庙已荡然无存,青山绿水长在,供人游赏。

☚ 盘瓠石室   掷钵峰 ☛
000126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2: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