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澒濛以东朅兮,六龙于扶桑。
【集校】: 洪兴祖:贯澒濛以东朅兮, 六龙于扶桑。 校语:澒,一作鸿。澒、鸿竝乎孔切。扶,一作榑。 黄省曾:贯澒濛 东朅兮, 六龙于扶桒。 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朱多煃:贯澒濛 东朅兮, 六龙于扶桑。 庄允益:同朱本。 刘师培:《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注引“澒”作“鸿”,引“朅”误“竭”。《思玄赋》注引作“濛鸿”。 郭璞《游仙诗》注、《安陆昭王碑文》注并引作“鸿濛”。 。【集释】: 王逸:澒濛,气也。 朅,去也。言遂贯出澒濛之气而东去,繫六龙于扶桑之木也。 洪兴祖:濛,蒙孔切,大水也。 朅,丘列切。 《春秋命厤序》曰:皇伯登扶桑日之阳,驾六龙以上下。 黄寿祺:澒濛(hǒng móng),也作“鸿蒙。”《淮南子·精神》:“未成形之气。”朅(jiē),离去。 王泗原:贯,穿过。朅,丘竭切(薛韵),《説文》“去也”,这音今语犹存。维,繫。这裏以扶桑爲木名。 汤炳正:澒濛,大气。扶桑,神话传説中的日出处。 以上第一段,叙己与世俗不合,遂乘六龙上天游于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