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收入决定模型
国民收入的决定是凯恩斯经济学的中心内容。 凯恩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相互作用决定收入的均衡水平,这种均衡水平不一定是充分就业水平,而通常是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状态的观点,提出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一理论的要点可以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数学模型来表示,这一模型被称为凯恩斯收入决定模型。 (一)产品市场均衡模型: S=s(Y) (1) I=i(r) (2) S(Y)=i(r) (3) 其中S表示储蓄,I表示投资,Y表示国民收入,r表示利率 由(3)式解出利率r=r(Y)即得IS曲线 (二)货币市场均衡模型: L=L1+L2=L1(Y)+L2(r) (4) M/P=m=m1+m2 (5) m=L (6) 其中P为总物价水平,L表示货币需求量,L1表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量,L2表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量,m表示实际货币供给量,M表示名义货币供给量,m1表示满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供给量,m2表示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供给量。 由(6)式,解出利率r=r(Y)即得LM曲线。求解IS和LM的联立方程,即可求得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凯恩斯理论认为,形成经济萧条的根源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即人们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部用来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不足来自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内递减。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必须发挥政府作用,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 财政政策就是增加政府支出(G)或减少税收(T)以增加总需求,从而由乘数原理使收入多倍增加。货币政策就是增加货币供给量(M/P)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而增加收入。 货币政策由于存在“流动偏好陷阱”而使增加收入的效果有限,因而增加收入主要靠财政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