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逃之夭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溜之大吉;溜之乎也;逃之夭夭 南郭先生眼看混不下去了,便来了个溜之大吉,逃之夭夭。(马文震《小议今日南郭先生》) 异 溜之大吉 溜:偷偷走掉。吉:吉祥。偷偷跑掉为妙。 例 晚饭以后,郭立枢曾亲自把他从球场带到办公室,刚谈个开头,又被他借故溜之大吉了。(张抗抗《淡淡的晨雾》第二章)工人们群情激愤:决不能让腐败分子溜之大吉!(桑木仁《女工一怒,腐败厂长下监牢》) 溜之乎也 之、乎、也:文言虚词,语气助词。形容偷偷地溜走。有讽刺、诙谐意味。 例 他一看风头不顺,就撒开两腿溜之乎也。(刘流《烈火金钢》第十九回)那天五嫂又砸杯子又扔碗地骂祖宗了,五哥只好溜之乎也。(方方《风景》十二) 逃之夭夭 逃:逃跑。夭夭:原形容花木少壮鲜嫩,这里仅取其音节,无具体意义。语本《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逃”谐音,后以“逃”替换“桃”,以“逃之夭夭”指“逃跑”,是诙谐的说法。除作谓语外,有时也作状语。 例 想到方焘刚才的警觉神态,她不免紧张起来了。那姓胡的家伙完全可能给同伴们做了手脚之后逃之夭夭。(中杰英《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六)忽而转念一想,要是让别人发现了我,非把我当作小偷不可,还不如逃之夭夭,是为上策。(中杰英《狐变》一) 同 都有偷偷地走掉的意思,含诙谐意。一般都作谓语。
逃之夭夭t‘ ɔu24 tsl213 iɔu24 iɔu《诗经 ·周南·桃夭》 中有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句,桃逃同音,借~诙谐地说其逃走。 逃之夭夭táozhīyāoyāo原为“桃之夭夭”,形容桃花盛开,色彩艳丽。语出《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里的“夭夭”,本是健壮貌,形容桃树枝叶繁茂,比喻女子已到婚嫁年华。古有“桃夭新妇”的成语,“桃夭”,比喻女子年轻美丽。后人以“桃”谐音“逃”,用以形容与《桃夭》诗意毫不相涉的迅速逃走得无影无踪。如《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哪知卢才听见钮成死了,料道不肯干休,已先桃之夭夭。”这里的“桃”,已成为“逃”的意思了。这就是典故的用典方式中的曲意别解。 逃之夭夭táozhī-yāoyāo《诗经·周南·桃夭》中有“桃之夭夭”句,是说桃树枝叶茂盛。因“桃”“逃”同音,后借指逃跑(“夭夭”此处无实义)。 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释义】 逃之夭夭逃跑谓之 “逃之夭夭”。多用于对某种事不负责任而一走了之、一跑了事,含有一种诙谐或讥嘲之意。 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成〉原为“桃之夭夭”。形容桃树枝叶茂盛。“桃”和“逃”谐音,说成“逃之夭夭”,作为“逃跑”的原诙谐语。高中语文课本第1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南郭先生)……他不该不会装会,弄虚作假,冒充内行,而且一味装下去,靠蒙骗过日子,以致落得个逃之夭夭,贻笑天下的结局。”彭荆风、丁小平《壮士横戈》:“两名敌人一头栽到地上,另外两个立即放弃偷袭的打算,拼命跳出战壕,逃之夭夭。” 逃之夭夭(同)抱头鼠窜 溜之大吉 逃跑 逃跑逃(逃走;逃叛;逃脱;逃遁;逃顿;逃逸;逃佚;逃行;迁逃;奔逃) 遁(遁走;遁逃;遁逸;败遁) 跑(打~;赶~) 逸(逋逸;越逸) 亡(亡走;窜亡;漏亡) 走(走失;走亡;走逸;奔走;迸走;跳走) 逊 波(波逃;波涛;波迸) 透(透走) 脱(脱去) 窜(窜走) 远扬 跳去 越轶 播奔 另见:躲避 离开 脱离 跑 散开2 溃逃︱追赶 ☚ 逃跑 逃跑的情况 ☛ 逃之夭夭逃跑的诙谐说法。原为“桃之夭夭”,意为桃树枝叶茂盛。因“桃”与“逃”谐音,后人改“桃”为“逃”,表示逃跑的意思。军事上常用以形容战败者溜走了。逃:逃跑。夭夭:茂盛。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 “这么一来,正中了他的下怀,等各人走过之后,他才不慌不忙的收拾了许多金珠物件,和那位督办大人坐了轮船,逃之夭夭的到天津去了。” 逃之夭夭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诙谐语〕 escape and is nowhere to be found; decamp;flee; make one’s get-away; show a clean (fair/light)pair of heels; cut (/get/slip) away; take to one’s heels; bolt; cut and run;take flight 逃之夭夭slip away; decamp; take to one’s heels;show a clean pair of heels 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即“桃之夭夭”。夭夭:枝叶繁盛的样子。形容桃花茂盛鲜艳,现比喻逃得无影无踪。decamp, take to one’s heels, cut and run, show one’s heels, show a clean pair of heels, do a guy 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解义】逃得无踪无迹。 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夭夭:茂盛。原形容桃叶十分茂盛。后因”桃”与“逃”谐音而诙谐地形容逃走。《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释义】形容逃跑,是诙谐的说法。 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夭夭:原指枝叶茂盛,后形容逃跑的样子。逃跑的诙谐说法。三毛《撒哈拉的故事》:“他被吓得全部头发刷一下完全竖起来,像漫画里的人物一样好看极了,我看他吓得如此,一面笑一面跑到安全地带,等他想起来要追时,这个巫医已经~了。” 逃跑(诙谐语)逃之夭夭格式 会意式。 抱头鼠窜bào tóu shǔ cuàn逃之夭夭 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原作“桃之夭夭”。夭夭:茂盛。形容桃叶十分茂盛。因“逃”和“桃”同音,后人就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 逃之夭夭táozhīyāoyāo《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夭:美而盛的样子。本形容桃花茂盛鲜艳。因“逃”“桃”同音,遂以“逃”字替换“桃”字,又取“夭夭”的近音词“遥遥”之义,作为诙谐语,指逃得无影无踪。 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意指逃得无影无踪。由“桃之夭夭”谐音转义而来。参见“桃之夭夭”。 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也说“桃之夭夭”。“桃之夭夭”本为《诗经》中的一句,形容桃花茂盛鲜艳。因“逃”与“桃”音同,故以“逃之夭夭”谓逃得无影无踪。 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解义】 逃得无踪无迹。 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原是《诗经·桃夭》里的语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形容桃树枝叶茂盛。因“桃”和“逃”谐音,就借用来形容逃得无影无踪。《三侠五义》六回:“李保看此光景,竟将银两包袱收拾收拾,~了。” 逃之夭夭tao zhi yao yao原作“桃之夭夭”。夭夭:花木茂盛美好的样子。原形容桃树枝叶繁茂。后来借“桃”谐“逃”的音,用作逃得无影无踪的诙谐说法。语本《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逃之夭夭táozhīyāoyāo《诗·周南·桃夭》有“桃之夭夭,妁妁其华”句。原形容桃树枝叶茂盛。“桃”谐“逃”。“夭”谐“杳”。杳(yǎo):杳然,形容不见踪影。指逃得无影无踪。 3433【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逃跑的诙谐说法。原是“桃之夭夭”(《诗经·周南·桃夭》),意思是桃树长得枝叶茂盛。后以“桃”谐音为“逃”。含诙谐义。 逃之夭夭táozhīyāoyāo〔述补〕 夭夭,原形容草木茂盛,这里无义。逃之夭夭,原作“桃之夭夭”,后以桃、逃为谐音,便借作逃跑的诙谐说法。指逃得无影无踪。语本《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王雨彦《辛勤的播种者》:“我们的队伍冒着初春的风寒,先到平海街教育厅,爬进已经关闭的大铁门,发现张道藩早已~。” 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原形容桃花繁茂,色彩鲜艳。后用 “逃”作“桃”的谐音,为“逃跑”的谐语。形容不辞而别或偷偷地逃跑了。也作“桃之夭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