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送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送客
卢藏用在 《陈氏别传》中说,陈子昂为人慷慨豪侠,“尤重交友之分,意气一合,虽白刃不可夺也”。他的友情诗,亦如其人,往往发自肺腑,臻于至诚。本篇联想丰富,情景相谐,真挚生动,立意深远,是陈诗中的佳作。 这首五言古诗,可分为两层。 前四句为第一层,融记述、抒情、写景为一,抒写了送别友人的无限惆怅。首句记述友人远别的去向,其中也蕴含着诗人若有所失的情绪。“杨柳春风生”,写景,并点明时令。表面看来,此句与首句的意脉好像连接不紧,实则以乐景反衬哀情,深化了首句蕴含的离伤。《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创了我国古典诗歌以杨柳依依之态象喻离情的先例。本篇暗用此典,着一 “生”字,翻出了新意,既描绘了春风助长杨柳枝条发芽、滋生的景况,又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目触此景,悲从中起,离愁别恨随之剧增不已的感受。三、四句,写送行,用 “点染”法,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伤。“晚”字,表明诗人送别友人,在河边的小洲上依依不舍,流连忘返,直至夜幕降临,兰舟催发。“别思”二字,直接点明了 “黯然销魂”的心境; “盈”字,则把这一心境扩散渲染到了傍晚一派“苍茫”的景象之中,使整个环宇都弥漫着别离的气氛。从而,又以环境氛围烘托了诗人的主观情绪。总之,这四句虽然只有二十字,却运用了明赋暗喻、反衬象征、点染烘托等多种手法,紧扣“去”、“送”的行动,描写了春风杨柳和夜幕苍茫的两种场景,表现了伤离情绪由 “生”到 “盈”的变化。情、景、事三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完合得极其自然巧妙。 后四句为第二层,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诚挚的勖勉。 由于首二句的 “洞庭去”、“春风生”已经点明了友人远去的地点和时节,所以诗人就此驰骋想象,展现了楚地春日的美景。“白蘋”和 “绿芷”,均是江南水边泽畔的芳草香花。“已堪把”,形容白蘋生长茂盛,已可以手把握; “复含荣”,指绿芷又在含苞待放。仔细玩味,“已”、“复”两个虚字,包含了与尚在滋生的江北春色的对比,透露了诗人对欣欣向荣的江南春景的赞美。全诗的基调,也借此由沉郁苍凉转入欣快明丽。由末句的“归客”二字可知,友人远去洞庭,实是返归故乡。又,从《楚辞》以来,古典诗歌常用芳草香花比喻贞洁的品德。因此,诗人在此着力铺陈友人家乡的芳草香花,也含有赞美友人家乡风尚的意思,是“爱乌及屋”的心理活动的表现。作为临别赠言,诗人又紧贴友人家乡的风物,拈出芳香远播、经冬不凋的桂树,勉励友人终生保持高洁的德行,形象鲜明,情长义深,用语自然,有如家常谈吐。 综览全篇,如果说前四句以实写为主,辅以虚写,那么后四句则以虚写为主,辅以实写。前后两层,虚实相生,互得益彰,情韵悠长,意境清新。 送客
这首诗通过场景氛围描写,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愁怨。 第一句写送别友人时的天气: 云气溟蒙,丝雨即飘。现代西方心理学认为,人的内心意绪总是与外部客观环境发生 “同构反应”,这样一种密云裹天的环境氛围,引发的自然是低沉的心绪。宋人秦观有词云 “无边丝雨细如愁”,已是直截言明了 “丝雨”的兴义。诗首句便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撩拨愁思别绪的环境氛围。 第二句引入送客的正题。要送别的友人是与诗人有着相同身世的 “飘飘游子”。二人或许是故旧重逢,或许是萍水相逢,不论如何,相同的际遇一定使他们产生了思想意绪的强烈共鸣,故而才会有这凄楚送别的一幕。 第三句通过青草的意象描写抒发离愁别绪。“青草”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被作为意绪投注的对象。言爱恋依依,便有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写离别相忆,则有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里以 “愁”眼来看 “青青草”,是一种游子送别时无可奈何的意绪投注: 千里送君,终有一别。行人远去,时地空茫。唯有芳草萋萋,遍布陌上。 送别了友人,知音远逝,诗人不禁感到形单影只,被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包裹着,难以排遣。这时是多么盼望能与周遭环境有所交流,有所感通啊,然而,“青草”却是 “送尽行人总不知”,苦寂、哀怨伴着人生的失意落寞宣泄而出,一颗孤寂的心灵便在对青草不解人意的怨懑中强化了对友情的追想和对刚刚送走的客人的相思相忆之情。 ![]() ![]() ![]() ![]() ![]() ![]() ![]() ![]() 送客〈隐〉清末以来皮匠业指锤子。 送客sòng kè旧时皮匠行谓榔头、锤子。《切口·皮匠》: “送客: 榔锤也。” 送客;迎客○送客sòng kè(动)送客人离开:起身~|~出门|亲自~。 ●迎客yíng kè(动)迎接客人到来:出门~|~进门 |热情~|香茶~。 送行 送行送(送别;送路;奉送;将送;候送;~出长亭) 折柳 河梁别 燕于飞 河梁送别 河梁携手 另见:陪伴 行走 谈话 告别 看着 离开 迎接 ☚ 送行 相送 ☛ 客人 客人客(~队;送~) 宾(宾朋;宾人) 另见:主人 招待 客人多 ☚ 客人 高客 ☛ 送客 送客客人要走,如发现是因顾虑影响主人及其家人而提前告辞,一般应婉言相留;不加挽留,急于送客,客人会感到扫兴的。客人要走,应等客人起身后,主人再起身相送,先于客人起身送客是不礼貌的。客人临别时,家里在场的人,都应微笑起立,亲切道别,让客人感到: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是热情好客的。若客人带来了礼品,主人应表示谢意,并在送客时适当还礼。不能对客人的礼物无动于衷,即使是亲朋老友的礼物,也应表示谢意,并相应回些礼物。送客时一般应送到大门口或街口,常客、老熟人或者一般来访者,也可随意一些,送出门口或送到楼梯口,致意告别即可。把客人送出门后,回身关门不能过重,以免客人误认为主人对他不满而心生疑虑。如果客人是年老的长辈或幼儿,应搀扶送一程,需要乘车的,应送上车,或代买好车票,关照他们记住在何处下车,或托付乘务员或同车乘客,代为关照。为远道而来的客人送行,应更加主动、热心、周到,要事先问清远客的起程时间和旅行路线,并为客人准备好水果、点心之类的路餐。到车站、码头、机场送客,一般要等车船开动或飞机启航后,挥手致意告别后再离开,过早地撇下客人离开,是不礼貌的。因故不能远送的时候,应向客人说明情况,并致歉意,或请人代为送行。 ☚ 迎客 做客 ☛ 送客 送客唐皇甫冉的五言律诗: “旗鼓军威重,关山客路赊。待封甘度陇,回首不思家。城下春山路,营中瀚海沙。河源虽万里,音信寄来查。”陇,指陇山,亦称陇坂,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河源,黄河发源地。诗为送人出征而作,勉励其立功塞外,勿念家园; 并嘱别后频寄音信,以慰离情。 ☚ 胡歌 怨回纥歌二首 ☛ 送客 送客唐皇甫冉的五言律诗: “旗鼓军威重,关山客路赊。待封甘度陇,回首不思家。城下春山路,营中瀚海沙。河源虽万里,音信寄来查。”陇,指陇山,亦称陇坂,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河源,黄河发源地。诗为送人出征而作,勉励其立功塞外,勿念家园; 并嘱别后频寄音信,以慰离情。 ☚ 胡歌 怨回纥歌二首 ☛ 送客song kesee a visitor out 送客seeing a visitor off 送客see a visitor(or guest)out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