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追物价的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追物价的人

追物价的人

政治讽刺诗。杜运燮著。作于1945年。收入诗集《诗四十首》,1946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这首诗是对抗战时期国统区物价上涨的腐败现象的讽刺。诗中把物价比作一个丑角——“抗战的红人”,发国难财的要人和阔人,捧他、搂他、提拔他,使他的身体如一缕轻烟在飞,以致造成法币贬值、通货膨胀。“追物价的人”是普通老百姓。他们为生活所逼,不得不倾家荡产,乃至抛妻别子,还不容易追上“物价”,做不到“不要落伍”。诗歌入木三分地揭露了达官要人的丑恶嘴脸。物价在“飞”,老百姓在“追”,构思荒诞,富有喜剧色彩。

☚ 罪人不在这里   发票贴在印花上 ☛

追物价的人

 物价已是抗战的红人。
 从前同我一样,用腿走,
 现在不但有汽车,坐飞机,
 还结识了不少要人,阔人,
 他们都捧他,搂他,提拔他,
 他的身体便如烟一般轻,
 飞。但我得赶上他,不能落伍。
 抗战是伟大的时代,不能落伍。
 虽然我已经把温暖的家丢掉,
 把好衣服厚衣服,把心爱的书丢掉,
 还把妻子儿女的嫩肉丢掉,
 而我还是太重,太重,走不动,
 让物价在报纸上,陈列窗里,
 统计家的笔下,随便嘲笑我。
 啊,是我不行,我还存有太多的肉,
 还有菜色的妻子儿女,她们也有肉,
 还有重重补丁的破衣,它们也太重,
 这些都应该丢掉。为了抗战,
 为了抗战,我们都应该不落伍,
 看看人家物价在飞,赶快迎头赶上,
 即使是轻如鸿毛的死,
 也不要计较,就是不要落伍。

 讽刺诗的作法有多种多样,其共同之处是都以嘲讽的态度抨击反面的事物。发笑,是讽刺诗必须具备的审美效果。笑的出现,往往是矛盾被强调、被夸张的结果。一般的讽刺诗,笑是很单纯的,含有否定性和愉悦性这二重性质。杜运燮的《追物价的人》却不同,它也令我们发笑,但这种笑的结果是更深重的心酸。这首诗妙在嘲讽和自嘲两种情调:一方面是物价飞涨成为“红人”,另一方面是, “我”在拼命追逐着这位“红人”。前者是一种存在的事实,后者是一种被迫为“我”制造的关系。一边是舍掉家产和家人健康的、被掠夺的苦难,一边却声称这一切是“为了抗战”,“不能落伍”。这是乖悖的,但却是那个时代的现实。诗人自嘲的“我得赶上他”,就成了孤苦无依的含泪倾诉了,诗的讽刺具有了复义的效果。
 这首诗写于1945年,诗人在诗中讽刺了抗战后期物价的狂涨,但运用的却是轻松甚至有些俏皮的语势。乍看起来,这可能会导致诗的调笑性质,但我们读后就会领悟到诗人的艺术用心。诗中, “物价”被拟人化,成为“抗战的红人”,而“我”又在拼命“追上他”,并丢掉身边的一切,包括妻子和儿女。这种“追求”的反意——“被逼迫”就在这啼笑皆非的情势下表现出来。诗人在诗中多次说过, “抗战是伟大的时代,不能落伍”,“为了抗战,我们都不应该落伍”,“即使是轻如鸿毛的死,/也不要计较,就是不要落伍”。这是正话反说,表面上一本正经的严肃更深入地道出了事物本质上的荒谬,插科打诨式的反讽语言更深入地道出了内心的悲凉和无可奈何。如果换一种方式,比如正面抨击,就难以收到这种痛快淋漓的讽刺效果。这是含泪的笑,它笑得人心里发紧、发疼……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