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
由两个因素决定。
❶专项技术特点。由于各运动项目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使人体各部位的负担量不同,因此,各运动项目都有它的易伤部位。例如,篮球技术要求膝关节处于半蹲位时做屈伸和扭转动作,故膝关节负担量较大,髌骨与股骨关节面之间易发生异常错动、撞击或捻转而产生髌骨损伤;体操技术以支撑、跳跃、翻腾、转肩等动作较多,故易发生肩、腕、腰、膝等部位的损伤;标枪和手榴弹的出手动作要求肩关节急剧旋转180°,因此,容易引起肩袖和肱二头肌肌腱的损伤。
❷解剖生理特点。人体某些组织所具备的解剖弱点是导致运动损伤的另一个潜在原因。例如,肩袖在运动中易与周围组织发生摩擦和挤压而致伤;骺软骨板结构较为薄弱,抗拉或抗折能力较差,在一定外力的作用下易发生损害;膝关节处于半蹲位发力时,其稳定性下降;踝关节处于背伸60°~70°角发力跖屈时,跟腱处于极度紧张状态,若突然发力踏跳,极易发生跟腱断裂。
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运动损伤,并有其明显的规律性。如铁饼运动员易患髌骨软骨病而丧失专项功能;标枪运动员易患肘骨关节痛(投掷肘)而不能提高成绩; 跳高运动员易患髌尖痛; 射击运动员易患脊柱侧弯;自由体操运动员易患跟腱断裂等(见图1、2)。产生这种规律性是由两个因素决定,即:
❶运动技术的特殊要求。
❷局部解剖弱点。以体操运动的跟腱断裂为例,从动力解剖学来看,提踵起跳动作是由跟腱及内外踝后肌组三个部分共同完成。由于跟腱在跟骨上的止点距踝的轴心半径较腓骨肌和胫后肌等的半径为大,因此,当踝背伸至70°发力起跳时,全部提踵所需拉力几乎都由跟腱负担,此角度即成为跟腱的解剖弱点。自由体操的踺子接空翻是最易使跟腱断裂的动作,要完成此动作,踝必须处于背伸70°左右发力起跳,这是此动作的特殊要求。以上两个因素就为跟腱断裂创造了条件。对此,医师和教练员都应了解,以便主动采取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