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运动与贫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运动与贫血

运动与贫血

多年来,运动引起贫血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些学者报告,运动员在参加剧烈训练初期 (开始1~2周)可出现贫血,这类贫血称为“运动性贫血”。
我国580名运动员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可见表。14~35岁(男)和14~30岁(女)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测定数值与正常人相比,未见显著差别。因此,14岁以上运动员贫血的诊断标准可按一般临床诊断贫血的标准(男性:血红蛋白在12g%以下,女性: 血红蛋白在10.5g%以下)基本上是适用的。14岁以下儿童和少年不论性别均以血红蛋白低于12g%作为贫血诊断标准。

我国运动员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1972年)

性别年龄组别人数血红蛋白
(g/100ml)
14~189013.73±0.12
19~3529013.87±0.08
14~3538013.83±0.06
14~189012.58±0.14
19~3011012.32±0.14
14~3020012.44±0.10

注: 本表据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 《运动医学资料汇编》,1975。
运动项目、运动负荷、运动训练季节、运动员训练状态的不同均能影响血红蛋白数值。这些因素对少年运动员的影响更为明显。所以在评定结果时应予注意。
运动员中的贫血的发生率,国外有的报告为3.5%(男)、7.5% (女)。国内有的报告为4.9%(成人)、15.9%(儿童少年),其中以轻度占多数。贫血的发生率以女性较男性明显为高。
因贫血程度轻,一般在安静状态下很少出现症状,在运动量大时则可出现气促、头晕、无力等症状。14岁以上的女运动员血红蛋白在10~10.5g%时,一般仅在大运动量时才有症状; 血红蛋白在9g%以下时,中等运动量时就会出现症状。所以症状的轻重与血红蛋白量的多少,运动量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因运动引起贫血的真正原因还不很清楚。目前认为主要可能是剧烈运动下红细胞的机械脆性增加,细胞膜的抵抗力减弱,造成红细胞破坏增加。也有人认为剧烈运动时由于脾脏释放某种溶血因素,可能是溶血卵磷脂使红细胞遭受破坏,所以出现了溶血性贫血。有人观察到运动员若摄入蛋白质不足(每日每公斤体重1.5g以下),运动训练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贫血。因此,为了预防运动性贫血,运动员每天至少需要摄入蛋白质量为每公斤体重2g (其中动物蛋白应占25%以上)。当运动员的贫血表现为低血色素小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时,则其主要原因为慢性失血、铁需要量增加,铁吸收障碍或食物中铁缺乏等。在运动员中以上述几项联合致病多见。
安排好运动量,尤其注意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以及摄入足量的蛋白质是预防运动性贫血的重要环节。由于与运动无关的原因例如痔、月经量过多等引起贫血时,在查明贫血原发疾病后应及时给以治疗,对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者,要积极进行治疗; 对偏食的运动员要进行宣传教育,纠正偏食习惯。对已出现贫血者,当血红蛋白低于10g%(男)或9g%(女)时,应停止大、中运动量训练,以治疗为主。当血红蛋白为10~12g%(男),9~10g%(女)时可边治疗边训练,但在训练中宜减低强度,避免长跑等耐力性锻炼。对贫血症状比较明显的、血清铁明显降低的或需要很快矫正的缺铁性贫血运动员,可给予抗贫血药物 (如硫酸亚铁、富血铁、力勃隆等)。对口服铁剂反应大或疗效差者可采用肌注铁剂(山梨醇铁等); 也可采用中药或中西药配合的抗贫血治疗。
☚ 运动与高血压   运动员低热 ☛
0001592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