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兵卫生
现代战争中利用汽车和飞机来运送部队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但在后方进行大规模调动部队,则主要是依靠火车和舰船。不论那一种运兵方式都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运兵的卫生保障措施。
汽车运输部队 是最常用的运兵方法。一昼夜时间的分配安排:行军10~12h; 装车与准备上车3~4h;检修车辆1~2h;休息时间7~8h。夜间行车隐蔽性较好,但容易疲劳而且速度比白天慢。汽车运输部队的休息制度是出发后1~2h,进行第一次小休息,检查车辆机件的运行情况;以后每行车2~3h小休息20~30min,行车6~8h在下午(或后半夜)可以安排2~4h的大休息,以便进餐和检修车辆。
汽车运输部队的保障措施: 按照行军路线卫生流行病学侦察的结果,来选定大小休息地点;大休息地点应设在水源比较充足和便于进行炊事工作的地方。运输部队的车辆必须经过检修和清扫消毒; 应装有车蓬和坐位以减轻战士的身体疲劳和减轻寒冷、灰尘等影响。没有装上车篷的车辆,可以穿上雨衣、戴上口罩等以防止风、雨和灰尘的侵袭。前后车距应保持20~50m,以减轻前面车辆排出的废气和扬起的尘土对后面车辆的有害影响。在道路不良的地方乘坐汽车受到颠簸震动以及噪声等的影响很大,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全身肌肉长时间处于静的紧张状态,很容易引起疲劳。所以小休息时要战士下车进行深呼吸、小跑步,体操等活动,使肌肉松弛,促进血液循环。小休息地点,冬季应选在避风的地方,夏季要选在阴凉的地方。冬季乘车容易引起冻伤和感冒。小休息后要调换战士的前后位置; 车箱底板上铺一层干草有助于保暖防寒。出发前不要吃得过饱,饭后休息0.5~1.0h做好出发前的准备工作,要把军用水壶灌满开水,在沙漠与缺水地区,凡是空的容器都要装满水,盖严备用。到达宿营地后要把身上灰尘扫净,洗脸,洗脚。夏季,有良好水源时,可组织战士游泳或洗澡,然后再吃饭。晕车和体弱者,可坐在车箱靠前的中间比较平稳的位置上。通过受到放射性物质、化学和生物战剂污染的地段,要戴上防毒面具和手套,穿着胶靴,预防身体受到污染;走出污染地段后,车辆和人员要进行临时局部的或全身的消除污染。
铁路和水路运输部队 运输部队的列车编组,可以分为乘坐车箱,隔离检疫车箱,给养炊事车箱等。车船都必须事先打扫干净,用热肥皂水清洗,然后进行消毒。已经清洗消毒处理的车船,经过检查合格后,才能运输部队。车、船应具备必要的附属用品,如跳板、梯子、马灯、水桶、扫把以及冬季采暖用的火炉、铁钎,铲子、烟筒等。
铁路和水路运输部队的卫生保障措施包括下述三个阶段:一是出发前的准备:按运输计划进行卫生流行病学侦察,查明所经过的铁路(或航行)沿线,曾否受到敌人放射性物质、化学和生物战剂的污染和卫生流行病学情况。检查车、船的卫生清洁状况;车箱、船舱里面所必需的各项卫生准备是否齐全; 所携带的主食,副食和饮用水的数量、质量和贮存方法是否合乎规定的要求。登车(船)前要查明全体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对病号要作适当处理,所有人员都进行彻底的卫生整顿。检查全体人员是否按规定都进行了预防接种,发现有遗漏的要即行补种。进行卫生宣传教育,要求全体人员在乘车、乘船期间保持好个人卫生和车、船的公共卫生。宣布某些行政纪律规定,例如禁止喝生水,只许饮用车、船或是车站、码头所准备的开水或经过消毒处理的饮水。禁止到车站、码头附近的市场上购买瓜果与零食,以预防发生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事故。二是运行途中卫生人员每天至少要巡视两次(早晚各一次),检查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状况,发生问题及时处理。在乘坐车、船期间,每天要争取有两顿热食。在车、船上如果没有炊事设备,要由沿途兵站或地方接待站供应热食。在车、船行进途中,应设法多贮备饮用水;除了保证开水外,还要供应饭前便后洗手,刷洗食具和洗漱用水。运输途中发现疑似传染病人时,应即进行隔离;待车、船到站或码头时,把病人送到当地驻军医院或地方医院收治。三是到达指定地点后: 全体人员都要进行卫生整顿和检查身体;病人要及时治疗;对疑似传染病患者要进行隔离检疫; 接触者早晚要测量体温和医学观察。全体人员和装备下车后,立即对车箱、船舱进行清扫。
空运部队 空运可以把部队迅速地运送到远距离的地方; 或把伤病员及时地撤离危险地区送到后方医院,它是现代战争中很重要的运兵方式。在空运中有1~2%人员可能发生晕机症; 在狭窄的机舱里还要受到外界寒冷或高温气候的影响; 在机场附近候机或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可能受到敌方炮火和敌机的袭击,因而增加了指战员心理紧张。空运部队卫生保障措施的主要内容有: 出发前应普遍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有患病,体格衰弱的人不宜参加空运,应另作妥善处理。认真做好规定的各项准备工作,严格地进行督促检查,尽可能缩短起飞前的等待时间。登机前(约为起飞前2h)要争取吃饱吃好。起飞、中转和降落的机场都要准备好足够的食物和饮水。对于晕机症患者要给以适当的照顾,一般的不需要治疗,离机后各种症状会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