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落 冷清
冷落lěngluò 冷清lěnqing372 形容词。 表示冷静而没有一点热闹气氛。 “冷落”强调很少人或没有人来活动或过问,含有萧条、不景气的意味。 例如:“在我的回忆中,蓬莱是个古老的小城,街道狭窄,市面冷落,现在竟是这样繁荣,我怎能认识它呢”(《杨朔散文选》);“出版者和读者的不喜欢翻译书,那时和现在也井不两样,所以《未名丛刊》是特别冷落的”(鲁迅;《且介亭杂文》)。 “冷清”强调很不热烈、很不热闹,萧索而凄凉。 例如:“他迈进一家有名的中国商店,内部竟是那么冷清,往日的热闹市场全被日本商店剥夺净尽”(《杨朔散文选》);“一到晚上,街上冷清得不见人影,只偶尔听见高山上野狗的吠声”(《小说月报》,1982,8);“年是过得很冷清的,除夕我待在自己的屋子里看书,却也听到街上有一点零星的爆竹”(《收获》,1982,3)。 “冷落”可是动词,表示“给以冷淡待遇”的意思(如说:“不能这样冷落她”);这种用法的“冷落”和“冷清”没有同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