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过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过礼guò∥lǐ结婚前男方把彩礼送往女家:今冬且放了定,明春再~。(九一·1177)我们两家愿意,孩子们又有“金玉”的道理,婚是不用合的了,即挑了好日子,按着咱们家分儿过了礼。(九六·1234)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婚育部 > 婚嫁 > 過禮 過禮 guòlǐ 亦稱“過茶”。即茶禮,古代結親時男家送與女家之聘禮。唐·孟浩然有《送恒子之郢城過禮》詩。《緑野仙蹤》第一回:“陸芳大喜,先擇吉過茶通信,然後定日完姻。”清·昭槤《嘯亭雜録·滿州嫁娶禮儀》:“改月擇吉,男家下聘,用酒筵、衣服、紬緞、羊鵝諸物,名曰過禮。”清光緒十一年《順天府志·風俗》:“將娶,行聘禮,用衣飾及羊酒果餅等物,俗名下茶,又名過禮。” 越礼 越礼违礼,越礼:冒礼 ☚ 超限 突出 ☛ 送聘礼 送聘礼男方向女家送聘礼:下礼 过茶 致聘 ☚ 赠送礼物 施舍 ☛ 过礼满、汉族等婚嫁习俗。亦称“纳彩”。旧时男女两家择定成婚日期后,男家提前数日将女方结婚时所需衣服、被褥、布料、首饰送至女家,同时还送猪、羊、鹅、酒及饰以红喜字的馒头,例用双数。在东北一些地区,女家收到布料后要举行开剪仪式;猪、羊、鹅等牲由女家豢养、放生或卖掉,并不宰杀;喜字馒头分送其亲友,借以通告即将筹备婚事。普通满族人家多将“过礼”与“放定”会而行之。 过礼亦称“过小礼”。旧时满族民间订婚手续。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说亲,须去三次,每次都带一瓶酒,到第三次才可知成功与否。女方同意后, 提出彩礼单,男方根据礼单,由媒人带领男子,到女方向岳父叩头,交彩礼,即成。彩礼多为钱或食物、衣服等。 过礼婚嫁习俗,或称 “纳彩”。旧时满族中,男女两家择定成婚日期后,男家提前数日将女方结婚时所需衣服、被褥布料和首饰送至女家。同时还需送猪、羊、鹅、酒以及饰以红喜字的馒头等,例用双数。在东北一些地区,女家收下布料后要举行“开剪”仪式。猪、羊、鹅等由女家豢养、放生或卖掉,例不宰杀。喜字馒头则分送其家亲友,借以通告即将筹办婚事。一些普通满族人家多将“过礼”与“放定”合而行之。 过礼 过礼ɡuoli民间婚姻习俗。又叫通礼。流行于全市各地。建国前,男女如果属相相合,双方决定缔结婚约时,由媒人把商定的衣物、彩礼送给女方家,叫过礼。也有送头程礼、二程礼、三程礼的。三程礼比较简单,一般为棉花一捆、丝线一束、镜子一个。建国后,由介绍人搭桥牵线,男女见面同意后,女方家属到男方看屋里(了解男方家中情况),经过相互了解,可举行订婚仪式。所馈赠的礼品多为干礼(现钱)加四色礼。订婚后,逢年过节,要礼尚往来。 ☚ 过生日 过百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