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过敏性血管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过敏性血管炎

过敏性血管炎

过敏性血管炎是免疫介导而致的一种血管炎,亦称变应性血管炎或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在血管炎中最为常见。
病因和发病机理 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致敏物质常为药物,包括磺胺、青霉素、水杨酸盐、碘、砷等; 或感染因素,如乙型肝炎病毒等;或异种血清和肿瘤抗原等。发病机理类似血清病,在血循环中及血管损伤部位可测出免疫复合物。
病理 基本病变为毛细血管后小静脉的炎性浸润,管壁类纤维蛋白坏死和红细胞外渗。晚期则坏死明显。可累及真皮结缔组织。主要累及皮肤,亦可累及其他器官或系统。
临床表现 轻重不一。常有发热、关节及肌肉痛,但以皮肤表现最常见。毛细血管后小静脉炎可表现为结节、瘀斑、紫斑、大疱、坏死性溃疡或慢性荨麻疹,在两下肢常可扪到紫癜和出血性梗塞。腹痛、血尿亦较常见。可表现为几种特殊综合征:
❶良性高丙球蛋白血症性紫癜:多见于老年人,高球蛋白血症伴多发性紫癜可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或慢性淋巴瘤同时存在;
❷Hen-och-Schonlein综合征:多见于儿童,除皮肤紫癜,常有腹痛和关节痛。半数以上有肾累及。此外,半数患者可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这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❸低补体血症性血管炎:多见于青年女性,表现为复发性荨麻疹,可伴有发热、关节炎、腹痛和肾损害。半数患者可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这是主要的致死原因。血清补体不论前段或后段成分皆可降低,并与疾病活动性相平行。本病常可与SLE混淆,区别点在于本病患者血清中无抗核抗体或效价甚低;
❹原发性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见于中年女性,雷诺现象,反复发作性紫癜、关节肌肉疼痛、贫血,并可有肾炎。血中冷球蛋白增高呈混合型。患者的冷沉淀蛋白中含有IgG及IgM,IgM具有抗-IgG(类风湿因子)活性。约2/3患者在其血清或冷沉淀蛋白中皆可测到HBsAg或其相应抗体。
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特点。病变部位活组织检查具有诊断价值。本病的病理变化与结节性多动脉炎不同,在同一病例所见的损害常为同期的,而后者在同一病例能见到四期不同的改变,可资鉴别。
治疗 去除诱因最为重要。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好疗效,对内脏累及严重者宜采用大剂量。预后与相关抗原能否去除和生命器官受损程度密切相关。

☚ 变应性肉芽肿   过敏性紫癜 ☛

过敏性血管炎

过敏性血管炎

过敏性血管炎是最常见的血管炎,亦称变应性血管炎或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是一组有不同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急性期病损的基本特点为毛细血管后小静脉的炎症性浸润,伴有核破碎的多核白细胞浸润,管壁纤维样坏死及红细胞外渗。晚期则坏死反应更为突出,可累及真皮结缔组织。本症主要累及皮肤,但也可累及其它脏器的小血管造成多系统表现。
发病机理 类似血清病,在血循环中及血管损伤部位可测到免疫复合物。致敏物质常为药物(磺胺、青霉素、水杨酸盐、碘、砷及别嘌呤等)或感染因素(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或细菌)或异种血清或肿瘤抗原。
临床表现 轻重不一。常有发热、关节及肌肉疼痛,但以皮肤表现最为常见,毛细血管后小静脉炎可表现为结节、瘀斑、紫癜、大疱、坏死性溃疡或慢性荨麻疹,在下肢常可扪到紫癜和出血性梗塞。腹痛、血尿亦较常见。有几种特殊综合征:
❶良性高丙球蛋白血症性紫癜。多见于老年人,高球蛋白血症伴多发性紫癜可与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或慢性淋巴瘤同时存在。
❷Henoch-sehonlein
综合征,多见于儿童,除皮肤紫癜,常有腹痛和关节痛。半数以上有肾累及。此外,半数患者可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这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❸低补体血症性血管炎,多见于青年女性,表现为复发性荨麻疹,可伴有发热、关节炎、腹痛和肾损害。
❹原发性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见于中年女性,Raynaud现象,反复发作性紫癜,关节肌肉疼痛,贫血,并可有肾炎。血中冷球蛋白增高呈混合型。病变部位的活组织检查具有诊断价值。本病的病理变化与结节性多动脉炎不同,在同一病例所见的损害常为同期的,而后者在同一病例能见到四期不同的改变可资鉴别。治疗 去除诱因最为重要。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好疗效,对内脏多累的严重者宜采用大剂量激素治疗。
预后与相关抗原能否去除及器官受损程度密切相关。

☚ 过敏性紫癜   巨细胞动脉炎 ☛
000032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