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迂夫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迂夫子·纪昀·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复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几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这篇小说刻画了一个读书读呆了的迂夫子形象,令人又气又笑。 他性格最大的特征是“迂缓”,作者是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其形象的。 首先,作者描绘其外貌:“望之如偃蹇老儒”,这位傅显的年龄不会太大,可能是三十左右。因他朋友魏三兄的孩子仅三四岁,傅显称魏为兄,可推知比魏三年轻,而魏三的孩子尚幼,其人恐怕也仅三十左右了,傅显年纪不大,形貌却象“老儒”,而且是“偃蹇”的。偃蹇即弯腰曲背、行动迟缓,似乎要跌倒的模样。真是一副未老先衰的样子。 其次,描绘其性格。朋友的妻子在井台边做针线活时睡着了,她的孩子年幼,向一口极深的苦水井走去。在这幼童无知,形将落井,人命攸关的时刻,他一不是去叫醒那睡着的女人,二不是去抱住孩子,而是转身去寻找还不知身在何处的朋友魏三。其理由是“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这是何等的迂呆啊。作者以夸张的笔法描绘傅显找魏三报讯的情态:他雅步行市上,逢人便问看见魏三兄没有。“雅步”,即慢攸攸地迈着四方步也。这是迂缓的表现。当别人指出魏三的地址,他又“复雅步以往”。为什么不急走、跑步呢?他认为是失礼的表现,读圣贤书的人,怎么能慌急呢?可见迂缓得可以了。作者不仅从行动上描绘,也从言语上来描绘其人的迂缓。他见了魏三后,喘息良久,才说:“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他说话文绉绉的,用词不急不缓,如“似乎可虑”,不说“幼童无知,恐将落井”等,一派迂夫子的口气。结果,小儿果然落井。 夸张的描写,它将对象的某些特点扩大,扩大到超常的程度,就显出其鲜明性。这篇小说将人物迂缓的特点夸张了,于是人物的性格便愈见分明。尽管作者没有置一词评论,但其批评的倾向便在夸张的描绘中表现出来了。正因为如此,这篇小说虽不长,却塑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迂夫子形象。 迂夫子yūfūzǐ指称迂腐的读书人。何洁《落花时节》:“开初我勉强同意留下这位瘦骨嶙峋的~,完全出于迫不得已。”|池莉《你是一条河》:“王贤良一改从前走路怕踩死蚂蚁的~形象,当上了红卫兵造反司令部总司令。” 迂夫子yú fū xǐ名词。迂腐的读书人,用于贬义。 不够好的学生 不够好的学生举止文雅、身体柔弱的书生:文弱书生 ☚ 好的学生 书生 ☛ 迂夫子yu fu zipedant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