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辽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辽饷 明末“三饷”之一。为筹措对辽东地区女真人作战而加派的税银。1618年,明政府下令,为筹措辽东驻军的军饷,按亩加征3厘5毫,第二年又加3厘5毫,第三年再加2厘,总称“九厘地亩银”。前后三次,共征银520万两,相当于全年总税额的1/3以上。以后不断加征,到明朝灭亡前已增至900万两。清政府将九厘地亩银并入田赋中,继续征收。 辽饷❶明代因辽东用兵通过田赋加派所筹措到的饷项。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努尔哈赤进攻明抚顺等地,发动了与明朝的辽东战争。明朝为了应付急骤增加的军饷,决定每亩加派三厘五毫赋银,次年又加三厘五毫,四十八年(1620年)再加二厘,三次共加九厘。万历末年,加派的辽饷为五百二十余万两。以后不断加征。至崇祯末年,加派辽饷已达九百万两。 辽饷❶明代因辽东用兵通过田赋加派所筹措到的饷项。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努尔哈赤进攻明抚顺等地,发动了与明廷的辽东战争。明廷为了应付急剧增加的军饷,决定每亩加派3厘5毫赋银,次年又加3厘5毫,四十八年再加2厘,3次共加9厘。万历末年,加派的辽饷为520余万两。以后不断加征。至崇祯末年,加派辽饷已达900万两。 辽饷 辽饷❶明末辽东驻军的军饷饷项。 ☚ 三饷加派 剿饷 ☛ 辽饷明末为筹措辽东驻军军饷而加派的田赋。万历四十六年(1618)九月议定每亩加征辽饷银三厘五毫,次年又加三厘五毫,四十八年再加二厘。合计每亩加银九厘,年额为五百二十余万两,崇祯末年增至九百万两。因专供御辽军费之用,故曰“辽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