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辽城望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辽城望月(唐)李世民 玄菟月初明①,澄辉照辽碣②。 辽阳位于辽宁省中部、太子河下游。战国时称襄平,并曾于此置辽东郡,西晋置辽东国。唐贞观十六年(642),藩属高丽反叛,十九年唐太宗率兵亲征。此诗即是其攻克辽东城(今辽阳)后所作。描写细腻,色彩清丽。篇末表现了作者平叛胜利后的喜悦心情。 【作者】 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唐高祖李渊第二子,隋末劝其父起兵反隋,李渊称帝后封秦王,后即帝位,在位24年,为唐基业主要开创者。 【注释】 ①玄菟:古郡名。汉时置,辖境相当今朝鲜咸镜道及我国辽宁东部、吉林南部一带。②辽碣(jie):指辽城内的碑碣。③缀:连缀。④魄:月魄。指月亮。桂:神话传说中的桂树。⑤轮:指月亮。亏:缺。⑥晕:指月晕,即环绕月亮周围的光气。⑦驻跸(bi):帝王出巡,途中停留暂住。九都:唐初疆域扩大,于沿边地区置安东、安西、安北、单于等都护府,安东都护府辖新城都督府、辽城都督府、哥勿州都督府等九个都督府(见《新唐书》卷四三),故称“九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