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辽东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辽东豕典源出处 《东观汉记 ·朱浮》:“朱浮与彭宠书责之曰:‘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后汉书 ·朱浮传》亦载。 辽东豕 辽东豕汉代寓言。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朱浮传》: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 ☚ 对牛弹琴 戎夷 ☛ 辽东豕 往时辽东有豕,生子②白头。异而献之③。行至河东④,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 ——《后汉书·朱浮传》 【注释】 ①辽东:在今辽宁省。豕:猪。②生子:生下猪崽。③此下省去主语辽东豕的主人。异:感到奇异。④河东:黄河以东,指今山西一带。 【意译】 从前辽东一带有户人家饲养的猪生下一只白头猪崽,因本地向来养的猪都是黑色的,所以感到非常奇怪,以为是吉祥之物就该献给皇帝。当走到河东地带时, 只见那里养的猪几乎都是白头的, 自感羞愧, 扫兴而归。 【解说】 祥瑞之物应时而生,自古就有向朝廷献祥瑞的风俗。祥瑞之物一般有违常例,或如禾生二穗,树见丽纹, 或者牛生一角, 马呈五色。不外是说天子英明、德化九州,地生异物以应验皇恩浩荡。另一层也说明地方官为政清廉,爱民如子,故物产于此而不生于彼。当然对祥瑞的发现者也免不了有较优厚的奖赏,献瑞物之风日盛一日,亦可知此中利害,人心之险,实出于人主的爱尚。有异物者忙不迭地献上以讨恩爱,无异物者也可以惨淡经营以捏造。辽东人家,猪下白头崽,自以为奇就献于皇上,也是人之常情。但他囿于见闻,以天下之常物视为异物,彼守于猪栏边,忽见一白头崽落地,其喜洋洋之情当不可名状。有其极热, 当行至河东,必有其极冷,不独自惭于自己井蛙观天,也为希望落空而面对西风长呼短嗟。正如对着太阳拼命吹大肥皂泡,其五彩缤纷、七色绚烂是以诱人去想象营造一个极为美丽的世界,复不知顷刻间就会无影无踪。至于这首寓言的深刻意义,应该是讽刺孤陋寡闻的浅薄之徒。 【相关名言】 据沧海而观众水,则江河之会归可见也;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 ——王勃 辽东豕比喻浅薄而自命不凡之人。宋毛滂《上曾枢密》诗: “门前宾客马如蚁,谁是我公天下士。趦趄欲进仍厚颜,纷纷无乃辽东豕。” 辽东豕liáodōngshǐ豕: 猪。典出《后汉书·朱浮传》:“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辽东豕寓言故事。《后汉书·朱浮传》:“浮以书质责之曰……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后以此比喻少见多怪妄自尊大。宋毛滂《东堂集·上曾枢密》:“门前宾客多如蚁, 谁是我公天下士。 趦趄欲进仍厚颜, 纷纷无乃辽东豕。” 辽东豕liáo dōng shǐ汉·朱叔元《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后用“辽东豕”比喻少见多怪,自命不凡。宋·毛滂《上曾枢密》:“门前宾客马如蚁,谁是我公天下士。趦趄欲进仍厚颜,纷纷无乃辽东豕。”也省作“辽豕”。宋·李觏《谢授官表》:“过蒙嘉惠,首命试言,繄辽豕之自矜,柰齐竽之有辨。” 辽东豕豕(shǐ):猪。比喻少见多怪,自命不凡。东汉人彭宠居功自傲,目空一切。朱浮曾把他的一些违背礼义的事秘密上奏。彭宠对朱浮本来就存有积怨,听到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立即举兵进攻朱浮。朱浮写了一封信谴责他,信中说辽东有一头猪生了一个白头小猪,当地人认为很奇特,便把它当作珍品进献给皇上。待走到河东时,发现那里的猪全身都是白的。朱浮想告诉彭宠,他的那一点功劳如果与朝廷中其他大臣相比,也不过是“辽东豕”罢了。(见《后汉书·朱浮传》) 辽东豕liáodōngshǐ见“辽东白豕”。明·祁麟佳《错转轮》2出:“呀,不好了,又说且代辽东类,是乃~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