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左光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左光斗1575—1625明末官吏。安庆桐城(今属安徽)人,字遗直,号浮丘。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授中书舍人。选授御史。捕治恶吏,获假印七十余枚,假官一百余人。又出理屯田,兴修水利,水田种稻遂在北方推广。光宗崩,李选侍据乾清宫,迫害皇长子、封皇后。他上疏请选侍移宫。当时人情危惧,莫知所为,他与杨涟等人协心扶熹宗即位,朝野并称“杨、左”。天启四年(1624年)进左佥都御史。杨涟劾魏忠贤,他与谋;又同高攀龙揭发崔呈秀贪赃,以此遭魏党痛恨。魏党逐赵南星等,他草疏劾魏忠贤三十二斩罪。次年与杨涟同被魏忠贤逮捕下狱,受酷刑死于狱中。 左光斗 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一字共之,号浮丘。明桐城(今属枞阳左岗乡)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与杨涟同举进士,授中书舍人。四十七年,升浙江道监察御史。天启元年(1621)领直隶屯田事,上“足饷无过屯田,屯田无过水利疏,”准行,奉委通判卢象观,主持水利。后任左佥都御史,参与杨涟劾魏忠贤,又亲劾魏忠贤32斩罪。次年七月,与杨涟同被诬陷,死于狱中,后追赠太子少保,谥“忠毅”。著有《左忠毅公集》5卷,附1卷。 ☚ 刘胤昌 吴应宾 ☛ 左光斗 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号浮丘。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与杨涟同举进士,拜中书舍人,入阁为官。随后又选任为御史,授浙江道监察御史。曾三次慷慨陈词上疏神宗“御朝”理事,均未获采纳。但左光斗却因清直敢言名重海内。万历四十八年(1620),奉命巡视京城,搜获假印七十余颗、伪印文卷一百余扇、假官百余名,左光斗予以捕治,都人大为震慑,吏部为之一清。旋又奉命巡视西北城区和近郊屯田,在北方兴水利,提倡种稻,京畿农民种稻自此始。天启元年(1621),左光斗督畿辅学政(主考官),秉公处事,不徇私情。天启四年任左佥都御史。副都御史杨涟劾魏忠贤,他参与其事,又亲劾魏忠贤三十二斩罪,次年与杨涟、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等人同被诬陷,逮捕下锦衣卫狱,不久惨死于狱中。左光斗为官十八载,两袖清风,不治家产,囊空如洗,唯有一身正气。后追谥忠毅。著有《左忠毅公集》五卷。 ☚ 汪廷讷 阮大铖 ☛ 左光斗 左光斗1575—1625明代屯田组织者。字共之,一字遗直,号浮邱,又号苍屿。安徽枞阳人。任御史时,曾上书建议在北方兴办屯田水利推广种稻,并提出著名的“三因”(即因天之时、因地之利、因人之情)和“十四议”(即议浚川、疏渠、引流、设坝、建闸、设陂、相地、筑塘、招徕、设“力田之科”、富民拜爵、择人、择将、兵屯)治理屯田水利的具体办法。后亲自实施,督促官吏在今北京、天津之间,教民种植桑麻藁稿,使这一带“仿佛江南”,对改良北方农作物和改变干旱地区的面貌,颇有贡献。 ☚ 陈瑄 夏原吉 ☛ 左光斗1575—1625明官员。字遗直,号浮丘。安庆桐城(今属安徽)人。万历中与杨涟同举进士。任御史时,办理屯田,在北方兴水利,提倡种稻。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任左佥都御史。杨涟劾魏忠贤,他参与其事,又亲劾魏忠贤三十二斩罪。次年,与涟同被诬陷,死于狱中。 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号浮丘。明安庆桐城(今属安徽)人。万历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出理屯田时,在北方兴修水利,提倡种稻。天启四年(1624),拜左佥都御史。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奏劾魏忠贤、魏广微三十二斩罪。被魏忠贤诬陷,死于狱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