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利润biān jì lì rùnмаржин льная(предéльная)пр быль边际利润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应纳销售税金和用于补偿变动成本后的余额。是管理会计量、本、利分析中的一个概念。贡献毛益可按贡献毛益额计算,也可按贡献毛益率计算。它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 (1)单位贡献毛益额与单位贡献毛益率。 以每种产品的销售单价减去应纳销售税金和单位变动成本后的余额,为单位贡献毛益额;以单位贡献毛益额与销售单价相比,即为单位贡献毛益率。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贡献毛益额=单位售价 -单位应纳销售税金 -单位变动成本  
建筑安装企业测算时,单位售价的具体表现为单位工程价款收入。 (2) 贡献毛益总额与贡献毛益率。 以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总额减去应纳销售税金和变动成本总额后的余额,为贡献毛益总额;以贡献毛益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相比,即为贡献毛益率。其计算公式为: 

建筑安装企业测算建筑产品时,销售收入总额的具体表现为工程价款收入总额。 贡献毛益首先用于补偿企业的固定成本,补偿固定成本之后,还有余额,就可为企业提供利润。反之,若贡献毛益不够补偿固定成本,则为亏损。贡献毛益越高,它的经济效益越好。边际利润Marginal Profit亦称“贡献毛益”,或称“边际贡献”。产品销售收入扣减变动成本后的金额。分为单位边际利润和边际利润总额。单位边际利润是单位产品的销售单价扣除其单位变动成本的金额;边际利润总额是所有产品销售收入总额扣除变动成本总额后的金额。 边际利润新增加一单位产品产量所带来的利润增加额。边际利润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变动规律一般是:随着产量的扩大,边际利润会增加,但增加到某个最高值后则开始递减。 边际利润 边际利润产品产销数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利润变动额。是经营决策过程中进行边际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边际利润 (MP)可用同一产销量 (以Q表示) 条件下的边际收入(MR)和边际成本(MC)之间的差额表示,即MP(Q)=MR(Q)-MC(Q); 也可用不同产销量条件下利润总额 (TP) 的差额表示,即MP(Q)=TP(Q)-TP(Q-1)。当产品产销量及其利润总额不断增加时,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边际利润为正值; 当产品产销量增加到使其利润总额达最高,并以此为转折点开始减少时,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边际利润为零,当产品产销量继续增加而导致利润总额不断下降时,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边际利润为负值。边际利润值的性质及其变化,是决策者确定产销规模、制定产品产量与价格等决策的重要依据。(参见“边际分析”) ☚ 危险边际 混合成本 ☛ 00008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