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辨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词语大全 > 同义词反义词 > 辨认,识别【同】 都是动词;都有加以分辨和区别的意思。 【异】 “辨认”侧重于根据事物的特点而加以分辨,从而认出某一事物对象;一般用于分辨一些同类的对象,认出其中某一个来的时候,对象常是特定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口语;常与“尸体”、“足迹”等搭配。[例]通过~足迹可以推断作案者的身高、体重。“识别”强调在认识上加以区别,侧重于认识标志或特点,以区分好坏、高低、低劣等;一般用于分辨同类事物或一个事物,从而辨别好坏、优劣的时候;多用于书面语;常与“真伪”、“好坏”等搭配。[例]特征模糊,无法~。
辨认;识别biànrèn shíbié【同】 都是动词;都有加以分辨和区别的意思。 辨认biànrèn根据特点把人或事物区别开来,认定其中某一个 辨认biànrèn〈动〉辨别并认定某一事物:很难辨认|辨认犯罪嫌疑人。 辨认biànrèn辨别认定。 辨认biànrèn【释义】 辨认bianren辨别确认:~笔迹|~失物|老太太老眼昏花,就连手上的东西也不能~清楚|他终于~出那是妹妹小时候的照片。 辨认(同)辨别 分辨 辨认 辨认指语法结构成分的界限及其关系的分辨。如语素和词的界限,词和词组的界限的分辨。鉴别是语素还是词通常用同形替代法,如 “雪白”,可用“葱”“鱼”替代 “雪”,构成 “葱白”“鱼白”,用 “亮”“青”替代“白”,构成“雪亮”“雪青”。这些新构成的语言成分都是词,所以,“雪白”是词,“雪”和“白”是语素。尽管独立的“雪”和“白”是词,但也是成词语素。鉴别是词还是词组用扩展法。从意义上分析,词组表达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加合的意义,合成词所表达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融合的意义,即词义一般是不能分开来理解的。如 “老师”“黑板” 作为偏正式不能插入 “的” 构成 “老的师”“黑的板”,而 “老树” “白布”可以插进“的”构成“老的树” “白的布”,证明 “老师”“黑板”是词,“老树”“白布”是词组。 ☚ 单说 对立 ☛ 辨认 辨认辨(认辨) 识(识视;识别) 另见:辨别 判断 辨认 对象 差异 ☚ 辨认 认识1 ☛ 辨认/认识1/醒悟 ☚ 自省 辨认 ☛ 辨认为查明案件事实,在必要时让被害人、证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识别、指认的活动。辨认对于查明案件事实具有重要作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实施辨认,应当遵守下列程序:(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侦查各自管辖案件的过程中,需要辨认犯罪嫌疑人时,应分别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或者检察长批准。(2)辨认应当在侦查人员主持下进行,在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中,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在辨认前,应当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被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并应告知辨认人故意作假虚辨认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3)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当由每名辨认人单独进行,必要时可以有见证人在场。(4)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其他人员或物品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公安人员侦查的案件,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7人,对犯罪嫌疑人的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10人的照片。人民检察院自侦案件,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5人,照片不得少于5张。辨认物品时同类物品不得少于5件,照片不得少于5张。(5)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侦查人员应当为其保密。(6)辨认的经过和结果等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主持和参加辨认的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7)人民检察院主持进行辨认,可以商请公安机关参加或者协助。在审判阶段,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 辨认在侦查过程中,为了审查一定的人或物是否就是某人曾经见过的、同案件有某种联系的人或物而进行的一种专门的调查措施。可为发现嫌疑人或为审查嫌疑人提供依据,也可为确定侦查方向提供线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