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辨肿痛痒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辨肿痛痒脓

辨肿痛痒脓

在疮疡的发展过程中,肿、痛、痒、脓是常见的局部症状。临床上抓住这些主要的见证,作为辨证依据之一,再结合全身情况,就能确切掌握辨证要领。
辨肿 人的气血,循经脉周流不息,倘有壅滞,可发生肿痛。但肿的性质、形状各有不同,常见的有下列几种:
❶肿而色红,焮热疼痛,皮薄光泽,属火。
❷肿而不硬,伴有痠痛,皮色不泽,不红不热,属寒。
❸肿而色红,疮形虽大而不高肿,但根脚收束,属实。
❹肿势平塌,根脚散漫,界限不清,属虚。
❺结硬如石,或有棱角,形如岩突,不红不热,属郁结。
❻肿势硬似馒,或结核累累,属痰。
❼皮肉重坠,按之不甚痛而柔软没指,属湿。
❽按之皮紧内软,不红不热,喜消怒长,属气。
❾漫肿不红,游走不定,属风。
❿外伤所致,或气血凝滞,肿胀迫速,按之柔软,渐变木硬,色初暗褐,后转青紫,属瘀血。凡疮疡者,肿势高突而根围收束者,属阳属实,虽为大疡,亦多易治。疮形不起,散漫平塌,病者但苦其重而不感痛者,为毒势不聚,气血大衰之征,理之棘手。病在筋骨或关节之间,肿不显,痛不甚,多属阴寒凝固之疾,病变虽小,亦多难治。
头面肿者为风,下肢肿者为湿,因风性上行,故上部之疾多由时气或风温侵袭所致,如抱头火丹。湿性重浊趋下,故下部病变多由湿所致,如流火肿胀属湿热下注。疮疡溃后以脓水畅泄,肿势随消者为顺,脓泄清稀而肿胀不消者,为正气不足而邪留,预后多逆。
辨痛 营卫不和,经络阻塞便可产生肿痛。痛是外科疾病最常出现的自觉症状,而疼痛的增减又常为病势进展和消退的标志。由于病变性质和部位的不同,痛的程度亦各异。
❶痛而灼热焮红,痛势迫速加剧,遇冷则痛减者属火。
❷痛势轻微或微有痠痛,皮色不变,遇热则痛减者属寒。
❸疮疡成脓前拒按,按之剧痛,溃后痛仍不减者属邪实。
❹成脓时按之不甚痛,而在溃后痛反增加者属正虚。
❺肿痛逐渐增加而持续,随着脉搏的跳动而痛如鸡啄者为成脓。
❻痛无定处者属风。
❼游走不定,时感抽痛,每发作则刺痛难忍者属气。
❽肿疡发生于疏松组织则痛较轻,发生于紧密肌腠则痛较剧。
总之,肿疡以知痛为顺,虽痛者其症犹轻,易于治疗;若日久如故,不痛而盘踞要害,如瘰疬、流痰等瘤疾难治。溃疡则以毒去痛减为顺,既溃而痛仍不减,而非治疗不当,即为正虚之候,预后多逆。
辨痒 痒是皮肉间气血不畅而致不适的感觉,犹如虫虱爬行,瘙痒无度。它是皮肤病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在肿疡、溃疡的病程中,也有发生痒的感觉,由于致痒的原因很多与病变过程的不同,痒的反应情况亦有异,其辨证要点如下:
(1)按病因来辨:
❶风胜作痒,多指风邪客于肌肤所致,常走窜四注,遍体作痒,抓破血溢,或搔抓脱屑,多为干性。
❷湿胜作痒,常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最易腐溃,滋水所到,多致传染蔓延。
❸热胜作痒,常见皮肤瘾疹,焮红作痒,发于暴露部位,或遍布全身,甚则滋水淋漓。
❹虫淫作痒,常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中,其痒甚剧,易传染。
❺血虚作痒,常伴皮肤干燥,脱屑作痒。
(2)按其病变过程来辨:
❶肿疡作痒。肿疡初起,肿势平坦,根脚散漫,脓犹未成之时,可有作痒的感觉,这表示毒势炽盛,病变有发展的趋势,如有头疽、疔疮初起。肿疡经治疗后局部根脚收束,肿痛已减而未全消之时,也有痒的感觉,这表示毒势已衰,气血通畅,病变有消散的趋势。
❷溃疡作痒。由于渗液,脓水浸淫皮肤而发痒;亦有溃疡肉芽渐长而发痒,这表示毒邪渐化,气血渐充,新肉生长,是将要收口的佳兆。
辨脓 发生疮疡后,毒邪侵入机体化热化火,未得及时消散,遂致热甚肉腐而为脓。脓液是已腐败的物质,留于体内,气血必受损耗。古人有“脓成勿强留”的说法,就是要将腐败有毒的物质排出体外,以减少气血的消耗,保存机体抵抗力。如何判断有脓无脓和观察脓的性质以辨别正邪的盛衰,临床上根据下列各点:
❶凡疮疡肿块由硬变软,逐渐收束高起,痛增而身热不退者为趋于化脓,按之应指则为脓成。深部脓肿有时不易触知。可在较软薄处或压痛明显处穿刺检查,及早排出脓液,以泄脓毒,减少气血消耗,防止病情恶化。
❷疽证(有头疽)化脓较慢,尤其是气血虚弱者。疮形漫肿而有多头,若根脚能逐渐收束,表示毒聚而不散,则大约七日后可出现多个脓点,因腐肉不易液化,所以成脓部位不如一般痈疖之高肿,按之软而不甚应指。
❸脓液排出稠厚,色泽明润而稍带腥味,身热随之下降,数日内脓液排净,这是正气充实,即将生肌愈合。
❹脓液稀薄,数日后脓仍清稀而量不减,属气血虚。
❺脓液初稀薄而后转稠黄,为气血渐复。
❻脓液稀似粉浆,或夹有败絮状物质,或腐败臭秽腥恶,为毒盛而气血衰竭。
❼脓液夹有瘀血,色紫成块者,为血络受损。

☚ 脏腑经络辨证   辨善恶顺逆 ☛
000192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