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行楷书去国帖
宋。纸本。纵34厘米,横21.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辛弃疾(宋绍兴十年—开禧三年,即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耿京聚兵山东,辛弃疾为掌书记。孝宗时以大理少卿出为湖南安抚,治军有声。官至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谥忠敏。性豪爽,尚气节。善长短句,慷慨悲壮,与苏轼并为“豪放派”代表词人。有《稼轩词》。《去国帖》为行楷书信札,书于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稼轩36岁。书法中锋用笔,点画尽合法度,浑厚沉婉。《六研斋三笔》评:“有苏栾城(苏辙)风气,绝无拔剑骂坐之态”,是辛弃疾仅见的墨迹珍品,刻入《海山仙馆藏真帖》。
释文:弃疾自秋去国,倏忽见冬,詹咏之诚,朝夕不替,第缘驰骋到官,即专意督捕,日从事于兵车羽檄间,坐是倥偬,略无少暇,起居之间,缺然不讲,非敢懈怠,当蒙情亮也,指吴会云间,未龟合并,心旌所向,坐以神驰右谨具呈。宣教郎新除秘阁修撰,权江南西路提刑狱公事辛弃疾札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