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辛弃疾《贺新郎赋琵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辛弃疾《贺新郎赋琵琶》《贺新郎 赋琵琶》 凤尾龙香拨。①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②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③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④弦解语,恨难说。辽阳驿使音尘绝。⑤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⑥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⑦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⑧弹到此,为呜咽。 【注释】 ①“凤尾”句:唐·郑嵎《津阳门》诗:“玉奴琵琶龙香拨”。自注:“(杨)贵妃妙弹琵琶,其乐器闻于人间者,有逻逤檀为槽,龙香柏为拨者。”苏轼《听琵琶》诗:“数弦已品龙香拨,半面犹遮凤尾槽。”这句形容琵琶的名贵。②“自开元”句:白居易《新乐府·法曲》自注:“霓裳羽衣曲起于开元,盛于天宝也。”又《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开元:唐玄宗年号。③“最苦”二句:唐代白居易贬官江州,秋夜送客而闻船中女子弹琵琶,遂作《琵琶行》,诗有云:“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又北宋郑文宝《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画舸:装饰华丽的大船。亭亭:高挺的样子。④“记出塞”三句:用汉王昭君琵琶出塞故事,见前《贺新郎·送茂嘉十二弟》注③。“黄云”兼用欧阳修《明妃曲》:“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昭阳:汉未央宫中殿名。⑤辽阳:在今东北境内。驿使:在驿道上传道书信的使者。⑥琐窗:雕花窗户,这里代指女子卧室,轻拢慢捻(nian撵):语出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拢、捻都是琵琶指法。⑦推手、却手、抹:都是琵琶指法。梁州,同凉州,唐宋大曲名。元稹《连昌宫词》: “逡巡大遍《梁州》彻,色色《龟兹》轰陆续”。⑧“贺老”句: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贺老指贺怀智,是唐玄宗时的琵琶高手。定场:指琵琶弹得好,能压住场子。沉香亭:唐都长安兴庆宫中亭名,唐玄宗和杨贵妃常在此游玩取乐。 【译文】 琵琶的槽啊,形状象凤尾一般美;精致的拨子是用龙香柏木来切削。自从开元年间奏过霓裳羽衣曲以后,你又经历了多少代的美好风月?最苦了那位江州司马白居易,那天晚上他在浔阳江边和客人告别。客人的美丽画船刚要驶走,江面上琵琶弹奏得多么激越!又记得王昭君出塞的时候,漫天的黄尘就象堆积冰雪。她在马上弹奏着倾诉离愁的曲子,不知这三万里路程怎样了结。回头再也望不见长安的昭阳宫殿,只见南飞的孤雁在天边时明时灭。琵琶弦虽然会表达人的心思,可她的怨恨却没法尽情宣泄。 南方的怨妇盼不到驿使来传信,远在辽阳守边的丈夫消息久已断绝。她独自坐在雕花的窗户下,闺房里冷冷清清十分凄切。怀抱着琵琶轻拢慢捻,泪水象断了线的珍珠涌出双睫。她含情脉脉地推手又却手,一曲哀痛的《梁州》叫人伤心欲绝。千年的往事都已过去,就象天空中云飞烟灭!当年贺怀智一弹琵琶就能压住场子,象他这样的名角早已无人顶缺。沉香亭北的歌舞曾经盛极一时,那样的繁华也早就消歇。琵琶弹到这古今兴亡的苦痛,听的人谁还不悲哀鸣咽! 【集评】 明·陈霆:“此篇用事最多,然圆转流丽,不为事所使,的是妙手。”(《渚山堂词话》卷二) 清·周济:“上片:谪逐正人,以致离乱。下片:晏安江沱,不复北望。”(《宋四家词选》) 近代·梁启超:“琵琶故事,网罗胪列,乱杂无章,殆如一团野草。惟其大气足以包举之,故不觉粗率。非其人,勿学步也。”(《艺蘅馆词选》丙卷引) 近代·俞陛云:“此调借琵琶以写怀。起笔‘开元’句即追想汴京之盛。以下用商妇、明妃琵琶故事,藉以写怨。转头处承上阕‘万里离愁’句,接以辽阳望远,慨宫车之沙漠沈沦。‘琐窗’、‘推手’四句咏琵琶正面,中含一片哀情。转笔‘云飞烟灭’句笔势动宕。结句沈香亭废,贺老飘零,自顾亦沦落江东,如龟年之琵琶仅在,宜其罢弹呜咽,不复成声矣。”(《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现代·刘永济:“此词虽题为《赋琵琶》,言外仍是借琵琶以写其所怀也。观其起结皆用开元琵琶事,以见盛衰之感,而结以时无贺老,暗指朝中无人,国势衰微,故有‘弹到此,为呜咽’之句。中间历叙琵琶故事,……皆与怨思有关者,而总以‘千古事,云飞烟灭’一句结束之。……此词以琵琶乃抒写怨思之物,故历举琵琶故事皆与怨思有关,又借时无琵琶能手如贺怀智者,一弹可以“定场”以记其忧国无人之情。”(《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总案】 此词借咏琵琶故实以寓今昔盛衰的政治感慨。所用典故,不必一一坐实其指宋代何事,然“开元”、“贺老”云云,显然借唐写宋,赞昔日汴京承平时风物之盛,恨今日朝中无人、国势衰微。如此理解,符合南宋形势及作者本人思想实际,不为穿凿附会。词的写法与前选咏恨事之《别茂嘉十二弟》相同,全用有关琵琶的典故编织而成篇。这种写法比较犯险,若无充沛之真情实感和足够的才气,容易弄成散乱无章的典故堆砌的恶札。诚如梁启超所云,唯稼轩之大气足以包举之,一般作者不可学,也不必学这种写法。 辛弃疾《贺新郎赋琵琶》《贺新郎 赋琵琶》·辛弃疾
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这首词借“赋琵琶”以咏怀。这里所写的琵琶尾部镂刻着双凤,拨动它的是龙香柏制的板儿,“凤尾龙香拨”,暗指北宋初期那歌舞升平的盛世。而“霓裳曲罢”则又表示国运的衰微和动乱的开始。似说唐,实是说宋。接着一转,写自己的心情。他在任江西安抚使时无辜被弹劾去官,此后辗转几调,又长期被废置不用。他借用白居易《琵琶行》的诗意,着重表现他自己遭“贬谪之情”,“天涯沦落”之感。 又一转,忽写到昭君出塞时,天上黄云成阵,马前积雪成堆。她离家到万里之遥的异域,一面走一面还怅然回首。她痴痴地望着一只孤雁向昭阳宫的方向飞去,直到它在云间隐没。唉!虽有琵琶能解语,可是这心中的愁恨实在难以说得清。这不是靖康之难“二帝蒙尘”又指什么呢? “辽阳驿使音尘绝”——此句语意忽明,“琵琶”声似乎化作鼓鼙之声。似乎是要让读者更清楚地知道辛弃疾心心意意所思念、所盼望的是什么,它的“潜台词”就是: “那沦亡了的北方故士啊,哪一天才能收复呢?” 于是,在那雕饰着花纹的漂亮的窗户中,寒气袭人之时,闺中少妇正在怀念远戍辽阳音信杳然的征人,眼泪汪汪然了。这是“她”,同时也是作者自己。 “推手”云云,指弹琵琶,欧阳修《明妃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而弹的那一曲为什么是《梁州》呢?正因为梁州在先,今已沦亡,“哀彻”两字加深了感慨悲凉意绪。“贺老”句是尾声,贺老即贺怀智,开元、天宝间的琵琶高手,他一弹则全场为之安定无声。想“贺老定场”之类在繁华的北宋定然屡见不鲜,那时不还有“大晟乐正”吗?可如今盛事难逢,那如同沉香亭北的繁华盛事,真个消歇了。“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清平调》),这里融进了李白诗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