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冰冻蚀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冰冻蚀刻 亦称冰冻断裂。 将在超低温下冻结的组织或细胞骤然断开,依断裂面制成复模,用于电镜观察的技术。 通常此技术是把细胞在液氮温度(-196℃)下冰冻,然后用冷刀将冻结的标本撞裂开。暴露出的断裂面在真空中使冰升华,从而显露出标本断开的内部部位的形态结构,这种处理即称为“蚀刻”。在此断开的蚀刻面上,用碳蒸汽和铂蒸汽以一定的角度喷吐,形成一层铂-碳膜。 把膜下方的有机物腐蚀掉,剩下了铂-碳膜。此膜如实反映了断裂面的形态构造,并在突出部位造成了阴影,故把此复印膜称为复模。 把复模拿到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即等于观察到标本断裂面的形像。 冰冻蚀刻技术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部结构。 如果生物膜的脂双层分子被断裂开,即可清晰地显示出蛋白质颗粒在膜中的分布。例如,植物细胞叶绿体光合膜中的光合作用单位蛋白质-叶绿素复合物的分布部位,即是用这种技术显示出来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