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轴草一0669名车前草。冀鲁官话。河北唐山。   车轴草clover豆科车轴草属主要蜜源植物的统称。作为蜜源植物的主要有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 红车轴草 夏季蜜源植物。学名Trifolium pra-tense L.。别名红荷兰翘摇、红三叶草、红菽草。多年生牧草及绿肥作物。茎直立或斜升,高30~80厘米,有疏毛;叶互生,三出复叶,小叶椭圆形至卵形,先端钝圆,或有凹凸,基部圆楔形,叶缘凸出或为不明显的细齿,背面有长毛;花序腋生,头状,含花100余朵,具大型总苞,总苞卵圆形,有纵脉;花冠蝶形,紫红或淡紫红色;荚果倒卵形,长约2毫米,果皮膜质,具纵脉,含种子1粒。 红车轴草原产欧洲和小亚细亚,现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和亚洲均有栽培。中国江苏、江西、浙江、安徽、云南、贵州、湖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已引种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最适于在夏季不炎热、冬季温暖、年降雨量达1000毫米的地区生长。在7~38℃时可正常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喜中性和微酸性土壤。在四川巴东、湖北建始、恩施、利川等海拔800~1800米的山区生长良好。 4~9月均见零星开花,但泌蜜期集中在5~8月。气温在18℃开始泌蜜,25℃左右泌蜜较多。因其花管较深,蜜蜂难以吸吮蜜汁,每群蜂常年能采5千克左右,蜜呈浅琥珀色,结晶后为浅黄白色。蜜蜂为红车轴草授粉,可提高结籽率70%。 白车轴草 夏秋季蜜源植物。学名Trifoliumrepens L.。别名白三叶草、荷兰翘摇。多年生牧草。茎匍匐,长约30厘米,叶层高一般20~30厘米。叶互生,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或倒心形,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楔形,边缘有细锯齿。头状花序,有长总花梗;花冠白色或粉红色。荚果镰刀状。 白车轴草原产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均有引种栽培。前苏联、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日本、加拿大、美国等有大面积栽培。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各省区均有栽培种。耐寒而不耐旱、渍。生长适温为19~24℃,喜温暖湿润气候,最适于生长在年降雨量为800~1200毫米的地区,多长在路旁、田边、地梗、隙地。在荫蔽条件下,叶小而花少,在全光照的条件下,单位面积形成的花序数可增加46.7%,平均每花序的小花数增加21.89%。 开花期在中国贵阳为3月下旬至6月中旬,云南昆明4月中旬至7月中旬,新疆天山和东北林区多6月至8月。气温在24℃,泌蜜丰富,常年每群可产蜜10~20千克。蜜呈浅琥珀色,结晶后为白色,晶粒较粗,味芳香。白车轴草蜂蜜成分如下:水分17.6%,葡萄糖32.475%,果糖43.563%,蔗糖1.165%,粗蛋白0.237%,灰分0.03%;酸度1.396,酶值13.6。 白车轴草花粉黄色,花粉粒长球形,赤道面观为阔椭圆形,极面观为3裂片状。大小为24. 5(21~29)×18.1(16~21)微米。具3孔沟;沟较宽,沟膜具颗粒,孔纵长,孔膜明显地呈乳头状外凸。外壁表面具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致的雕纹;网至两极和沟边变细。 |